清明节的别称是什么节 清明节的别称( 二 )


在未来 , 晋文公经常把血书套在身边 , 作为督促自己掌权的象征 。 他勤政清廉 , 励精图治 , 治国安邦 。
自此 , 晋国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 对没有功德、没有财富的介子推十分怀念 。 在他去世的那天 , 禁止燃放烟花来纪念他 。 他还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 , 用柳条串在一起 , 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个东西叫“燕子的推”(介子推也叫介子推) 。 从此 , 寒食和清明成为全国人民的盛大节日 。 每当有冷食时 , 人们不生火做饭 , 只吃冷食 。 在北方 , 人们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 , 如枣糕、麦饼等 。 在南方 , 多是青团和糯米糖藕 。 每年清明节 , 人们头上戴着柳条围成一个圈 , 把柳条树枝贴在屋前屋后 , 以示怀念 。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 , 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 在古代 , 它不如前一天的寒食节重要 , 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期很接近 , 民间逐渐融合了他们的习俗 。 隋唐时期(581-907年) , 清明节和寒食节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 , 成为清明节和祭祖的日子 , 即今天的清明节 。
清明节 , 又称清明节、鬼节、鬼节、走节 , 按照公历 , 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 是春光明媚、绿草如茵的季节 , 也是人们春游(古代称走)的好时节 。 因此 , 古人有清明踏青 , 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
公历4月5日是清明节 ,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二十四节气中 , 只有清明是节日 , 也是节气 。 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个时期:“一期为中国之始;第二只田鼠变成了鹌鹑;第三道彩虹初见 。 ”也就是说 , 在这个时候 , 白色的桐花先绽放 , 然后阴郁的田鼠消失 , 整个
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 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

清明一到 , 气温升高 , 雨量增多 ,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 故有“清明前后 , 点瓜点豆”、“植树造林 , 莫过清明”的农谚 。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扫墓俗称上坟 , 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 按照旧的习俗 , 扫墓时 ,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 再将纸钱焚化 , 为坟墓培上新土 ,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 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 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

直到今天 , 清明节祭拜祖先 , 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 , 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 。 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 。 按主日说 , 约在四月五日前后 , 按农历 , 则是在三月上半月 。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 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 , 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时在春分后十五天 ,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 , 皆清洁而明净 。 故谓之清明 。 ”所以 , “清明”本为节气名 , 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

本来 ,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 到了唐朝 , 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 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 , 约在清明前后 , 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 , 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 。 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 。 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 , 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 , 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 。 到了唐玄宗时 , 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 , 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 , “田野道路 , 士女遍满 , 皂隶佣丐 , 皆得父母丘墓 。 ”(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