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30篇500字 课外阅读30篇( 四 )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书问曰 (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代词(4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 )
(2)诟其侄曰 ( )
(3)汝胡不早问 ( )
(4)致余忘之 (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02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题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 ”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 ”曰:“吾用多 。 ”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 ”曰:“吾御者善 。 ”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今者臣来 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 之:往,去 D.吾用多 用:用处
24.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 。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 。 (不超过3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或片断,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 (2002年济南市中考题)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
4.依据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 (2分)
①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②各是其所是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2分)
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
6.作者说:“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看的?请举出具体事例说说自己肯定或否定的意见 。 (2分)
(二)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 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 。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 杨布怒,将扑之 。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列子》)
[注] 缁(zī):黑色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2分)
① 天雨,解素衣
② 岂能无怪哉
8.从下面的短语中任选一个,解释其意思 。 (若两个都解释 ,则按第①个计分)(2分)
① 衣素衣而出
② 迎而吠之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 。 (2分)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10.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悟出来的?(2分)
十一.《蜘蛛与蛇》薛福成(2002年宁波市中考)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一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 。 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 。 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 (《庸庵笔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