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能成为豆瓣的“救命稻草”吗?
随着直播的火热来袭, “文艺青年”豆瓣这次也坐不住了 。
据天眼查App显示,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豆瓣在线直播Android版应用系统”在近期获得登记批准 。 这也意味着, 那个“文艺青年”豆瓣, 终于也要落入直播的“红尘”中 。

文章插图
长期以来被文艺基因所束缚的豆瓣,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始终偏航 。 那么, 直播能够帮助豆瓣拿到商业化的船票吗?直播门槛虽低, 豆瓣又能否做好?
高开低走, 豆瓣需要破局精神的角落不需要聚光灯, 文艺青年也需要“钱”途 。
豆瓣一直以来是互联网时代一个比较神奇的存在, 因为它是唯一一家在国际上找不到对标的国内互联网企业 。
豆瓣给人的印象十分多元化, 且让你似乎不能将它贴上某一固定的标签 。
可以把它当成是一款工具类应用, 例如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评分信息;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款生活分享平台, 分享美食、旅游等;同时豆瓣还可以是社区讨论平台, 提供书影音推荐、线下同城活动、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服务功能 。 但无疑, 豆瓣一直向外界传递出的是一个“文艺范”的人设 。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 在“文人雅客”就应该远离世俗的固有印象下, “清高”的豆瓣一直没能踏上商业变现的路子 。
然而, 在后疫情时代, 这家被打上佛系标签的互联网公司, 似乎也面临着比以往更为紧迫的商业化压力 。
相比之下, 同期在成立的网站中, 大众点评与美团合并后成了超级独角兽, 搜狗在引入腾讯投资后高速发展,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 而豆瓣的上一次融资还是2020年 。

文章插图
值得注意的是, 同样是带有社区属性的两个社交平台, B站却迎来飞速的增长, 市值超269.37亿美元 。 从B站各项业务来看, 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包括直播、广告、电商在内的收入增长迅速, 表现亮眼 。 与之相对的, 豆瓣依然局限于小众之间 。
豆瓣的这种佛性, 虽然守住了一直以来特立独行的社区氛围, 但也因资金问题限制了一些好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 曾经在音乐、图书、电影领域都颇有地位的豆瓣, 受限于资金,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纷纷被巨头抄了近路 。
豆瓣仿佛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 例如, 在音乐领域缺乏版权, 只能为用户提供一个链接, 使得用户纷纷流向了网易音乐、QQ音乐等软件;在电影方面也只能为用户提供播放路径, 没能形成像猫眼、淘票票、大麦网这样的票务平台, 最终踏步于影评;豆瓣阅读同样完全没有办法和阅文、掌阅等公司竞争 。
目前, 豆瓣似乎只能做评分届的标杆 。 因此, 豆瓣急需寻求新的破局之路 。
直播能成为豆瓣的“救命稻草”吗?在当下, 直播成为了人人都想“勾搭”的对象 。
正如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 猪也能飞起来” 。 2020年爆发的疫情带动部分产业迅速崛起, 线上直播便是这其中一员 。
以直播电商为例,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底, 中国直播电商相关企业累计注册有8862家, 较2019年增长360.8% 。 直播电商行业主播的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0年底, 行业内主播的从业人数已经达到123.4万人 。
借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直播, 有助于豆瓣实现再增长, 这或许是其选择切入直播赛道的原因之一 。
与此同时, 豆瓣自身实则拥有一个庞大的流量池 。 据豆瓣官方披露, 截至2019年年底, 豆瓣的注册用户超2亿, 月活跃用户超4亿 。 如若豆瓣想要加快商业化速度, 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 就是盘活自身已有流量 。 而目前几乎所有拥有一定流量的平台都在尝试直播, 因而豆瓣会有样学样并不令人意外 。
- 如果你家厨房不大,不妨学学这些“小心机”设计,真的很实用
- 被面膜“撕开”的“低价游戏”与“保价协议”
- 腾讯视频上线单剧会员,其实是重走“租碟片”的老路
- Zoom遭“业绩杀”,木头姐1.33亿美元趁势抄底
- 网易云音乐申请“音乐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为教育娱乐
- 盲盒类潮流电商平台“拆拆乐”完成300万元天使轮融资
- 有些挺着肚子的女人都喜欢“折腾”吗?这对身体好吗?
- 中国长城与百度再次携手,国产AI服务器再出“力作”
- 都说“一胖毁所有”,产后如何让松垮的腹部变紧实?
- 科技与文娱跨界融合怪兽充电圈粉“Z世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