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薪留人的星巴克,能对抗中年危机吗?( 三 )


仅就口味、价格和购买途径来说 , 星巴克相比新式品牌来说并不占优 。
在口味创新上 , 一些诞生于中国本土的咖啡品牌也似乎更懂当代年轻人 。
从小鹿茶 , 到厚乳拿铁 , 再到今年爆火成为不少年轻人口中“yyds”的生椰拿铁 , 以及9月才推出的丝绒拿铁……瑞幸不断推陈出新的爆品 , 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喜欢尝鲜的年轻消费者 。
其生椰系列在今年4月正式推出后 , 即处于每日开售不久即售罄的状态 。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永远在补货断货中 , 等了半个月都买不到 。 ”

涨薪留人的星巴克,能对抗中年危机吗?

文章插图

图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这款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 , 仅上市一个多月就卖出42万杯 。 随着瑞幸对制作原料椰浆的大量补货 , 该系列的断货情况得以改善 , 销量在夏天持续暴涨 。 6月30日 , 瑞幸咖啡称生椰系列产品单月销量已超1000万杯 , 刷新了其新品销量纪录 。
另一款新品丝绒拿铁 , 则在上线9天时间内取得销量破270万杯的成绩 , 成为瑞幸的最新“爆款” 。
03 资本热捧下 , 谁将在内卷中胜出新式咖啡品牌的强势崛起 , 离不开资本强有力的支持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今年前9个月 , 咖啡赛道共发生21起融资事件 , 融资总额超46亿元 。
其中 , Manner咖啡在今年上半年就获三笔融资 , 投资方包括淡马锡、美团龙珠和字节跳动 , 其最新投后估值达162.5亿人民币;M Stand也在今年完成两轮融资 , 最新投后估值40亿人民币;Tims咖啡则在今年2月获红杉资本中国、腾讯等投资 , 投后估值32.5亿人民币 。
资本助推下 , 新式咖啡品牌近年掀起了开店热潮 。
以Manner为例 , 自2015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面积仅为2平米的门店后 , 直到2019年前 , 其门店数也不过十几家 。
涨薪留人的星巴克,能对抗中年危机吗?

文章插图

图源:Manner官网
而2020年底至今 , 在多笔 融资支持下 , Manner迎来了一拨飞速发展 。 仅今年6月至10月 , Manner就陆续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等城市开出150多家门店 。 其门店数从2020年底时的约100家 , 猛增至目前的近300家 。 预计今年年底 , Manner全国门店数将达400至500家 。
不仅是Manner , 其他新式咖啡品牌也在加速扩张抢占市场 。
2021年初至今 , Tims中国门店数量实现翻倍 , 截至10月底 , 其门店数达300家 , 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全国门店数扩张至1500家;获喜茶投资的Seesaw也加入开店大军 , 预计年底前开出约100家门店 , 计划未来五年将门店数拓展至500至1000家 。
【涨薪留人的星巴克,能对抗中年危机吗?】如此激进的扩张速度 , 源于中国咖啡市场仍被认为前景广阔 。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兴咖啡消费国 , 中国市场的未来增速可观 。
《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 相比全球咖啡市场消费仅2%的平均增速 , 中国咖啡消费量年增幅可达15%至20% 。 预计2025年 , 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2171亿元 。
在今年7月举行的星巴克财报电话会中 , 星巴克董事长王静瑛表示 ,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故事还处于“早期阶段” 。 咖啡消费量的增长、中产阶级人口的增长、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 诸多因素共同为中国咖啡市场创造了“巨大增长跑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