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内卷,“新能源车原住民”争夺赛开始加速( 四 )

车企内卷,“新能源车原住民”争夺赛开始加速

文章插图

正是由于对年轻人的不理解,越来越多商业巨头正在丧失“讨好”年轻人的能力,面临流量变现难、转化率降低等窘境 。
在数码产品中,诺基亚、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黑莓等,捕获的是80、90后这代年轻人的心,而在00后们逐渐长大之后,他们已经无法讨好00后们,因此遗留在历史的车轮中 。
车企内卷,“新能源车原住民”争夺赛开始加速

文章插图

目前的车企也即将面临这个问题,如何“讨好”未来的年轻人?诚然,目前燃油车对于8090后仍具备吸引力,但在未来00后,甚至10后长大,燃油车能否依然具备影响力,还得打个问号?车企耕耘新能源、智能化、生活化,别觉得是内卷,这不是为8090打造的,而是为了未来的购车人群打造的,他们是新一代的新能源车原住民 。
车企们进入商圈开直营店就是一个生活证明,对10后们来说,汽车的属性不再硬核,充其量只是个大一点的数码产品 。 8090这代人小时候近距离接触汽车的机会,只有在4s店,而现在的10后们,随便一个商超就能近距离体验汽车 。 在4S店,看车的基本是成年人,在商超里,如果你仔细观察,总能看到小朋友在“玩”车,通过语音控制汽车,或者在车上玩游戏、看动画,对小朋友来说确实好玩 。
车企内卷,“新能源车原住民”争夺赛开始加速

文章插图

这代表着,如果在未来孩子长大,在潜意识里,会认为汽车本该支持语音控制,智能座舱的体验也是标配,此时优先布局智能座舱的车企,就等于抢到了这群10后的购买人群 。 简单来说,现在的布局就是提前培养未来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
使用习惯一旦形成,那么未来的年轻人,就无法理解车上为什么要有按钮,为什么买车得跑到郊外的4S店,为什么以前开车还得加油,甚至为什么开车要用手等等 。 那些车机没进化,无法自动驾驶的汽车,会被自然淘汰 。 就像现在90后绝对不会买一款车窗必须摇下来的车一样,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车窗就是按键控制的 。
车企内卷,“新能源车原住民”争夺赛开始加速

文章插图

车企现在开始打造生活化的用车场景,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为了培养未来消费者的对汽车的定义 。 在新原住民的理解里,汽车本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 到时候乘坐汽车,不仅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是进入到了另外一个娱乐空间,看看电影,K歌、甚至学习、看书、睡觉才是主要目的 。
这就是车企们为什么面对不少人的质疑,却依然要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原因 。
有人会问,有必要吗?汽车作为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不也挺好?这个问题,跟“太空探索有什么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三体》作者刘慈欣的答案就很有说服力:“三亿多年前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有什么用?”
就像汽车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嘲讽说这个玩意根本没办法替代马车一样,殊不知汽车是为了百年后的我们打造的 。 智能纯电汽车,显然也来到了这个关键点,只不过不用百年,10年足矣 。
对8090后来说,汽车就是交通工具,对00后甚至10后来说,人与车的关系,就是《变形金刚》里的山姆与擎天柱,是《国王排名》里的波吉和卡克,它可以是伙伴,是助手、是老师,甚至可以是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行驾道”(ID:vrfan-),作者:小道哥,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