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日落西山的英特尔:给别人造芯片能东山再起吗?( 二 )


但是现在 , 随着全球疫情仍在继续扰乱供应链 , 芯片制造商已下定判断当前的这种激增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 。 英特尔 200 亿美元的投资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 今年 5 月 , 三星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斥资 1510 亿美元来提高自身的半导体产能 。 台积电在今年 4 月份的时候也发表了一项类似声明 , 承诺光是在未来三年之内就要投资 1000 亿美元 。
保持领先地位所需的投资——用来制造最先进的芯片——已经让半导体业竞争对手的数量从 2001 年的 20 多个减少到今天的仅剩两个 。 乔治城大学安全和新兴技术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研究分析师威尔·亨特(Will Hunt)说:“就因为涉及到的资本成本太过庞大 , 领先前沿的空间就那么大了 。 ”
这方面的成本是因为要在芯片上蚀刻的特性越来越小 , 而所需的设备价格越来越贵 。 几年前 , 业界开始使用极紫外光刻(EUV)来缩小晶体管尺寸 。 EUV 机器是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奇迹 , 这样一台设备的成本高达 1.2 亿美元 。 为了保持领先 , 公司将需要在未来几年内每年都要买十几台或更多 。

上 日落西山的英特尔:给别人造芯片能东山再起吗?

文章插图

荷兰维尔德霍芬 , ASML 总部的洁净室 , 工程师正在对极紫外光刻机上进行最后组装 。
为了让这类投资行得通 , 半导体制造商必须生产和销售大量芯片 。 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威利·施 (Willy Shih) 表示:“有了批量订单 , 就可以进行产量试验 , 提高产量 , 而产量就是一切 , 因为这样才能拿回成本 。 ”
这就是为什么在 Gelsinger 领导下 , 英特尔现在正在做一些自己以往从来都不愿意干的事情 。 在亚利桑那州的奠基仪式上 , Gelsinger表示:“我们现在是一家代工厂 。 ”他说 , 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 , 英特尔将“面向全社会开放我们晶圆厂的大门 , 以满足客户的代工需求——这里面将有很多是今天完全依赖外国供应来源的美国公司 。 ”
但是 , 要想成为领先的代工厂 , 要做的不仅仅是建造晶圆厂 , 告诉客户你有余力制造他们的芯片而已 。 Gelsinger 还必须改变英特尔的文化 , 而且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也要改变他们的技术 , 而这两者在英特尔这里都已经根深蒂固 。 半导体顾问公司总裁罗伯特·迈尔 (Robert Maire) 说:“他必须让一条大船掉头 。 ”
未来几年 , 英特尔需要同时应对多项挑战 。 随着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 它还需要大幅增加研发力度 , 同时还需要注意自己的现金流 。 (现在英特尔已经远远落后 , 以至于它现在计划把自家最先进的芯片的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部分利润外包给台积电 。 )转型需要高度聚焦 。 Shih 说:“代工业务可能会让人分心 。 ”
他补充说 , 与此同时 , 苹果、谷歌、亚马逊和其他公司正在从采用英特尔的标准化芯片转向使用自己的定制设计 。 如果英特尔不与时俱进的话 , 就有可能被甩在后面 。 Shih 说:“英特尔会遭遇很多挑战 , 也会面临考验 。 情况会很艰难 。 ”
试验与失败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早晨 , 在佛蒙特州伯灵顿 , 在距离尚普兰湖仅几个街区的一座两层砖砌建筑的一间拥挤的房间里 , 州长彼得·舒姆林 (Peter Shumlin) 正在发表讲话 。 乌云从南方滚滚而来 , 反映出 IBM 把自己的芯片业务移交给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 的消息被泄露之后 , 翠峦州(佛蒙特州的别称)上空所笼罩的那种阴暗情绪 。 IBM 在埃塞克斯章克申(Essex Junction )的晶圆厂距离舒姆林所在的地方大约有 6 英里 , 曾经雇佣了大约 4000 名员工 , 从而让蓝色巨人成为该州最大的私营制造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