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京东战投部( 二 )


从“查漏补缺”到“寻找新增长”,京东战投风格的前后反差着实不小,而这背后的原因也与京东错过了“拼多多”有直接关系 。

尴尬的京东战投部

文章插图

在2017年拼多多快速崛起的时候,京东也背靠着腾讯的资源,手里还握着微信、手机QQ的一级入口 。 按道理说,以京东的零售基因和供应链能力,不说超越现在的拼多多,在当时照葫芦画瓢复刻拼多多的模式,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
但结果是京东在拿了一手好牌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拼多多越跑越快,硬生生地靠着微信里的“砍一刀”模式成长为上市公司,甚至后来在用户和市值上都对京东完成了超越 。
据说,曾经有人把拼多多的投资案例放到常斌眼前,但他表示“看不懂、没价值”就没有参与 。 虽然常斌的离任或许跟因为错过拼多多背锅有关,但是对于京东而言,已经不能再出现这样的失误了 。
从后来投资项目的情况来看,被拼多多逼急了的京东开始对下沉市场格外重视 。 在廖建文接管期间和胡宁峰任上,京东连续投资了五星电器、国美家电、新潮传媒、兴盛优选等业务覆盖重要线下场景的企业 。
尴尬的京东战投部

文章插图

特别是在2020年社区团购领域大热的时候,美团、拼多多、滴滴都已经下场布局,而京东虽然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接触兴盛优选,但一直没有把社区团购当做重点项目 。
2020年初,关于兴盛优选的投资计划在京东经过了多次内部讨论,但最终并未获得投资委员会的认可 。 直到刘强东亲自介入,确定了投资计划后交由战投部执行,只用了三个星期就完成了这一项投资 。
虽然以7亿美元投资兴盛优选,成为了胡宁峰任内最受关注的投资事件 。 但是从整个事情的过程来看,胡宁峰所带领的京东战投部,在背负公司给予的极高期待时,仍然要游走在投资委员会的各位高层领导的意志之间 。
表面上,高层对战投部的期待变得更高了,但在话语权和决策权方面,本质上和常斌在位时并无差别 。
03、当下:依旧尴尬今年 5 月,京东战投部迎来3年内的第三次换帅,此前在华平资本担任执行董事,参与投资摩拜单车的胡正伟正式接任京东战投部负责人 。 原负责人胡宁峰留在战略投资部,向胡正伟汇报,胡正伟则向集团首席财务官许冉汇报,这也意味着战投部从CSO体系,再度回归CFO体系 。
从京东战投部负责人的频繁变动,以及在汇报CSO体系和CFO体系之间的反复横跳可以看出,战略投资在京东内部仍然没有找到清晰的位置和角色 。 这也是导致京东战投部至今依旧陷入尴尬的主要原因 。
尴尬的京东战投部

文章插图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投资风格的不固定是导致京东战投部缺乏存在感的主要原因 。
2005年,刘炽平负责腾讯战投部后确立了“只求共生,不求拥有”的投资风格,依靠自身的平台流量与资本共建企鹅帝国的版图,在业务上为腾讯获得战略补充的同时,也在财务上收获了可观的回报 。
至于财大气粗的阿里,每一次重金入股,都将对方公司设计成融入自身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配合阿里的整体战略 。 虽然阿里投资的项目中有不少未得善终,但一以贯之的投资风格,也为阿里整体的生态布局不断添砖加瓦 。
反观京东战投,更多是以长期目标补充业务板块出发进行的投资,东一爬犁西一扫帚不太聚焦,短期内看不到对现有业务的显著帮助 。 同时从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一些标的公司所处赛道也较为早期,未来能否带来投资回报也还是未知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