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粮成“第二母婴”,国产猫粮能打好反击战吗?( 五 )


自主工厂、自动化物流管理以及线上渠道的拓展几乎成为了这些品牌统一的拓展模式 。
也许在众多商家眼里 , 后疫情时代消费力的回升与消费线上化的趋势 , 正是重振国产猫粮荣光的最好时机 。
但机会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长久那么多 。
2021年10月30日 ,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 批准98家公司生产的272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登记或续展登记 , 并颁发进口登记证 。
据统计 , 截至10月30日累计被颁发了进口登记证宠物方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已达到了501个 。 这也注定了会有更多洋品牌急速入华 , 所以猫粮市场的未来究竟是鲶鱼效应刺激国产品牌翻身做主人 , 还是洋品牌进一步霸占市场?
这一场以猫粮为主战场的宠物食品界“战争” , 仍然扑朔迷离 。
写在最后最后 , 吴珊珊在这届双十一还是选择了国产猫粮 , 但在她的购物车和收藏夹依然充斥着渴望、爱肯拿、素力高这些进口猫粮品牌 。
“可能等到618购物街的时候 , 我就能买得起70元一斤的渴望了” , 试过无数国产猫粮 , 吴珊珊依旧保持着对于进口猫粮的渴望 。
新消费时代 , 赋予了国产新势力品牌更大的发展动能 。 国外品牌的入局 , 加速了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循环 。 不过 , 横亘在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之间的鸿沟 , 于吴珊珊在内的很多养宠人心中 , 始终没能完全消除 。
作为猫主子们的刚需 , 猫粮市场从来都不兴谈情怀和爱国 。 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 更加年轻的养宠群体具备着更加科学的宠物喂养观念 。 价格不再只是消费者衡量某一款猫粮的唯一因素 , 在品质上糊弄过关 , 也成为了痴人说梦 。
所以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只有等到国产新势力品牌的产品品质 , 真正能和目前这些霸占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前列的头部玩家掰手腕的时候 , 也许才是这场竞赛的起点 。
于养宠人 , 还是那句话 , 只要是好的 , 都想给“宝贝们”招呼上 。
参考资料:1.《这届年轻人 , 养宠物比养自己用心》馒头商学院
2.《养宠物比对自己上心的年轻人 , 正撑起一个千亿市场》新10亿商业参考
3.《你为什么不信任国产猫粮?》亿欧网
4.《洋品牌加速入华:中国宠物粮市场又要“变天”了吗?》派读宠业参考
5.《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
文中吴珊珊、杨妮、陈曦、邓宇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奇偶派”(ID:jioupai) , 作者:黑加仑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