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特产有哪些还有关于他的广告语 上海的特产有哪些( 二 )


应 蟹 壳 黄 的 名 店 。
高 桥 松 饼
用 精 白 粉 、 熟 猪 油 、 绵 白 糖 、 赤 豆 、 桂 花 为 原 料  ,  精 细 加 工 而 成  , 滋 味 甜 肥  ,  松 酥 爽 口  ,  为 高 桥 四 大 名 点 ( 松 饼  ,  松 糕 、 薄 脆 、 一 捏 酥 ) 之 一 。 淮海 中 路 瑞 金 路 口 的 高 桥 食 品 厂 门 市 部 专 营 。
松 江 鲈 鱼
松 江 特 产  ,  自 魏 晋 以 来 就 闻 名 全 国  ,  仅 产 于 松 江 县 西 门 外 秀 野 桥 下 。 据 松 江 县 志 记 载  ,  天 下 鲈 鱼 皆 两 鳃  ,  唯 松 江 鲈 鱼 为 四 鳃  ,  且 巨 口 细 鳞  ,  鳍 棘 坚 硬 。 用 鲈 鱼 制 作 的 名 菜  ,  有 被 誉 为 “ 东 南 佳 味 ” 的 金 韭 玉 会 、 鲈 鱼 羹 等 。
城 隍 庙 梨 膏 糖
相 传 已 有 1300 多 年 历 史 。 100 多 前 上 海 城 隍 庙 开 设 了 果 膏 糖 店 ,  由 于 业 主 善 于 经 营  ,  使 城 隍 庙 梨 膏 糖 扬 名 中 外 。 此 糖 分 疗 效 梨 膏 糖 和 花 色 梨 膏糖 两 类 。 疗 效 梨 膏 糖 有 止 咳 平 喘 、 生 津 开 胃 之 效 用 。 系 采 用 杏 仁 、 桔 梗 、 茯 苓 、半 夏 、 冬 花 、 前 胡 、 桔 红 等 药 材 和 白 砂 糖 一 起 经 煎 熬 精 制 而 成 。 花 色 梨 膏 糖 则 用砂 仁 、 山 楂 、 丁 香 、 佛 手 、 木 香 等 中 草 药 加 上 白 糖 精 熬 而 成 。 现 由 豫 园 商 城 上 海梨 膏 糖 商 店 专 卖 。
奶 油 五 香 豆
奶 油 五 香 豆 以 本 地 绿 色 蚕 豆 为 原 料  ,  伴 以 茴 香 、 桂 皮 、 精 盐 、 白 糖 、 香 精 、奶 油 等 佐 料 精 制 而 成 。 其 特 点 是 微 带 甜 味  ,  清 醇 可 口 、 色 泽 光 洁  ,  回 味 久 长  ,  又能 生 津 开 胃 。
崇 明 水 仙 花
崇 明 水 仙 花 已 有 近 百 年 的 栽 培 历 史 。 以 其 浓 郁 芳 香 著 称 于 国 内 外 花 卉 市 场  , 可 与 英 国 玫 瑰 齐 名 。 “ 崇 明 水 仙 ” 中 最 名 贵 品 种 有 : 白 玉 水 仙 、 琉 璃 水 仙 、 喇 叭水 仙 、 球 头 水 仙 和 亚 香 水 仙 。
嘉 定 黄 草 编
嘉 定 区 的 徐 行 乡 是 驰 名 世 界 的 黄 草 之 乡  ,  这 里 出 产 的 黄 草  ,  具 有光 滑 、 柔 软 、 坚 韧 等 特 点  ,  用 黄 草 编 织 的 草 制 品 既 美 观 大 方  ,  又 轻 巧 适 用  ,  是 上海 的 传 统 特 产 。 上海的各种美食街颇受各地游客欢迎,其中著名的有云南路美食街、黄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吴江路美食街、天钥桥路餐饮街、仙霞路休闲小吃街等 。 随着上海与周边地区联系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两省的318国道上,崛起一条4公里长的“海鲜一条街”,金粤渔村、云都海鲜城、天天渔港等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馆饭店,每天都吸引着各方来客 。 云南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要数云南路了 。 不仅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日渐兴隆,并且弄口过街楼下也开始设摊供应宵夜,成为沪上闻名的美食街 。 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 。 还有“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东水饺,“老四川”火锅等,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新疆烤羊肉”了,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2元钱买上一串,让你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 。 于是有人戏言:“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无数” 。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东路终点站,途经云南路在延安东路上设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线 。 在金陵东路设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东向),在淮海东路设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在向你频频招手 。 你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 。 交通:地铁二号线人民公园站、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或新闸路站、136路黄河路终点站、210路北京西路终点站、途经黄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设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设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汇聚着各地特色菜肴的饭馆、酒楼,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终点站、63、563路吴淞路终点站,61路天潼路终点站,途经乍浦路,在海宁路上设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 。 在天潼路上设站的有19、65、928路 。 吴江路的小杨生煎粗粗地掰一掰手指头 , 上海滩的生煎馒头店少说也有几百家 , 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壮观多了 。 甚至听上海的朋友讲过这样一段话 , “阿拉等情人超过五分钟 , 就要发几句牢骚了 , 但等生煎馒头就没问题 。 ”可见这小小生煎对于上海人是怎样的重要 。 小杨生煎是家有着7年历史的生煎店 , 个大汤多是特色 , 每一只都像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 , 金灿灿的 , 皮薄如纸 , 却薄而不破 , 互不粘连 , 肉馅是用剁碎的猪肉 , 加上酱油、葱姜末、花椒面、香油调制成的 。 1、蟹壳黄 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 。 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 , 先制成扁圆形小饼 , 外沾一层芝麻 , 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 。 此饼味美咸甜适口 , 皮 酥香脆 。 有人写诗赞它 “未见饼家先闻香 , 入口酥皮纷纷下” 。 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 。 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 , 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 。 该品以上海石门一路威海卫路口的吴宛饼家制作的为最佳 。 上海小吃-排骨年糕 2、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 , 已有50多年历史 。 上海有两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鲜得来” 。 “小常州”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 , 用酱油腌渍后 , 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 , 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 。 与此同时 , 将松江大米煮熟后 , 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 , 待捶打至米已无整粒后取出 , 每500克切20根 , 每根里裹一小块已经氽过的排骨 , 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氽 , 吃时 , 洒上五香粉 , 则既有排骨的浓香 , 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 , 十分可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 , 放入油中氽熟 。 这种排骨色泽金黄 , 表面酥脆 , 肉质鲜嫩 。 与此同时 , 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 , 浇上辣椒酱即可 。 入口糯中发香 , 略有甜辣味 , 鲜嫩适口 。 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 3、鸡肉生煎馒头 鸡肉生煎馒头是上海的特色风味小吃 。 这种小吃是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 , 用熟鸡脯肉丁、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 。 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 , 表层刷上素油 , 放入油锅中煎熟 。 该品形态饱满 , 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 , 松软适口 。 下半部则酥脆可口 , 馅重汁多 , 越吃约香 。 此小吃以上海市王家沙点心店制作的最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