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由守转攻】从显示每 1 万名工人使用的机器人台数的「机器人密度」数据来看 , 中国为 187 台/万人 , 排在世界第 15 位 ,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113 台 , 但与排在前位的新加坡(918 台)、韩国(868 台)还存在一定差距 。
但作为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 且伴随着“劳动力越来越贵 , 招工越来越难”问题 , 相信中国未来还将需要大量工业机器人 。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 , 近半个世纪以来 , 中国工业增加值从 1952 年的 120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50 多万亿元 , 年均增长 11% 。 其中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的产量是工业领域增长最快的两种产业 , 也是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密集区 。
曾几何时 , 特斯拉的超级工厂震撼了中国的汽车制造业 。 冲压生产线、车身中心、烤漆中心和组装中心有超过 150 台机器人参与工作 。 而目前 ,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业 , 在自动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 蔚来做电机的 XPT 工厂 , 就以高智能化、高自动化、先进制造著称 , 自动化率达到 95% 。

文章插图
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
随着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全面提升 ,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 未来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 这也是美的全面接手库卡 , 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业产生重大意义的原因 。
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利润空间 , 瑞士 ABB 公司 2021 年三季度财报显示 , 其订单额为 78.6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02.34 亿元)毛利润为 22.9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6.5 亿元) , 也就是说 , 其产品的利润率能到达惊人的 41.17% 。 而中国就是其稳定的大客户 。
中国工业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巨大需求 , 一方面能看出机器换人的趋势愈发明显 , 另一方面也能从中看到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 , 中国工业经济越发强劲的脉搏跳动 。
02利润去哪了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额利润 ,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却很难赚到钱 。
资料显示 , 2020 年 , 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金额约为 8.29 亿美元 , 是出口额的 4 倍 。 和芯片市场一样 , 中国面临的境况是——市场是我们的 , 利润是别人的 。
原因主要集中于两点 。 首先是起步晚 , 没有形成先发技术优势 。 一个显而易见的对比是 , 早在 1970 年 , 当我们还在进行工业机器人基础理论的研究时 , 机器人「四大家族」已经开始了商业化规模的应用以及全球专利的布局 。
其次是 , 早期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 , 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制造成本高 , 利润低 。 90 年代末 , 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奋起直追 , 建立多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科研机构 。 在国家 863 计划的支持下 , 逐渐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 。 形成除核心部件外 , 其余部分全部自主生产的「一代工业机器人」 。
但是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利润并不高 , 中国企业生产的大多为中低端产品 , 而高端产品还需进口 。 我们出口一台工业机器人大约是 1.6 万元 , 而进口一台则需花费 8.6 万元 。
- 国货之光太平鸟全靠抄?中国版Zara不好当
- 36氪首发|「合滨智能」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致力于研发智能超声机器人
- 有个中式小院子,安排上4种“古典花卉”,尽显中国风范
- 中国十大拉链品牌是哪些 世界十大顶级拉链品牌
- 【乐聚机器人CPO柯真东】:双足机器人具备交互性、适应性等五大优势,未来乐聚将从B端开拓家庭服务机器人
- 年入30亿,承载陕汽8年上市梦,中国第一大商用车联网龙头冲击港交所
- 棒约翰中国代理商之一卖身,代理权混乱局面难改
- 近视怎么恢复 注意用眼
- 近视眼手术的利弊 正确认识近视眼手术
- 手握《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等顶流IP,星空华文申请赴港上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