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部件方面 , 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厂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 不融资不上市的乡镇企业——南通振康机械有限公司 , 目前已经实现了 RV 减速器的量产;华中数控、新松等国产厂商在控制器硬件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微光股份、江特电机等 20 多家伺服电机的生产厂商 , 已具备自主产权和较大生产规模 。
技术的突破得益于产业政策的合理规划 。 近年来 , 中国以区域为单位 , 根据每个地区的产业特点 , 形成产业聚集区 , 完善产业链发展 。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 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就超过 3000 家 , 实现以大代小 , 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 , 打造产业链的国产化 。
在工业机器人制造方面 , 南京埃斯顿、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新松四家企业逐渐崛起 , 被业内称为工业机器人「国产四小龙」 。 其中埃斯顿 2021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 , 营业收入达 15.62 亿元 , 同比增长 33.17% , 而其营收的 30% 是用来发展技术 , 以高投入进行的技术研发 , 初步解决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卖不出去的困境 。

文章插图
除了对技术研发的高投入 , 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们还走出了另一条「进击」之路 。 以国内外企业合作方式共同建立合资公司 , 或者对拥有尖端技术的外资企业进行收购 , 加快机器人产业国产化进程 。
以埃斯顿为例 , 自 2020 年 4 月 , 埃斯顿收购了全球久负盛名的机器人焊接领域顶尖企业克鲁斯 Cloos , 并利用 Cloos 的激光器和传感器技术 , 生产出更高精度的焊接机器人 。 在这之后 , 其盈利增速高达 96% , 在最新的市场排名中已经跻身全球机器人市场前十 。
2017 年 , 美的收购了库卡(KUKA)约 95% 的股份 , 共同推进库卡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 很多人并不看好当年的这一步 , 因为库卡当时经营不善 , 2018 年净利不足 1 亿元 , 降幅超八成 。 况且美的重金收购的同时 , 还签订了<技术隔离协议>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这些年 , 美的不但要为库卡承担损失 , 还没有技术可以学习 , 很多人认为美的「亏了」 。
但是 , 苦尽甘来 , 美的如今私有化库卡 , 将进一步消除技术协同障碍 , 库卡有产品有技术 , 中国有市场有服务 , 在库卡德国基因的支持下 , 美的将在自动化浪潮中抓住更多的先机 。
如今 , 中国的制造业在飞速增长 , 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旺盛 。 有中国充满活力的市场作为背书 , 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将会拥有更多机会 。 通过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与精准扶持 ,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以各地区的工业产业为基点 , 逐渐形成「合纵」之势 。
未来 , 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
虽然与头部企业相比 , 我们在核心技术上还有不足 , 但是「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 只要坚持自主创新 , 哪怕是「乡镇企业」最终也会将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 进而实现产业阶级的跃迁 。
参考资料:
外资工业机器人 4 强竞相在中国增产——日经中文网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电子学会
- 国货之光太平鸟全靠抄?中国版Zara不好当
- 36氪首发|「合滨智能」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致力于研发智能超声机器人
- 有个中式小院子,安排上4种“古典花卉”,尽显中国风范
- 中国十大拉链品牌是哪些 世界十大顶级拉链品牌
- 【乐聚机器人CPO柯真东】:双足机器人具备交互性、适应性等五大优势,未来乐聚将从B端开拓家庭服务机器人
- 年入30亿,承载陕汽8年上市梦,中国第一大商用车联网龙头冲击港交所
- 棒约翰中国代理商之一卖身,代理权混乱局面难改
- 近视怎么恢复 注意用眼
- 近视眼手术的利弊 正确认识近视眼手术
- 手握《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等顶流IP,星空华文申请赴港上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