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学直播“送礼”,文章还是“打钱”好( 三 )


我们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如何维系与高质量内容供给方的共赢中 。
对于阅读者来说 , 由于阅读者:
不是产品核心资源方
阅读者基于情绪指标的消费行为偏向理性消费 , 礼物这个设计较难影响消费决策
文章打赏属于低频行为 , 投入产出比低 , 非内容平台主要变现手段
因此 , “送礼”的形式放在理性消费为主导的读者身上 , 就成了“可以 , 但没必要 , 反而有些多余”的功能了 。
作者收益:价值相等 , 形式无妨“知识付费”长期以来已经在用户心中形成了确凿概念 , 起初订阅报刊杂志 , 到小说网站按章节收费、VIP收费看等等 , 都算内容付费 , 如果由此出发 , “打赏”就与“知识付费”划上了等号 。
而对于作者来说 , 写作赚稿费亦是稳固认知 , 无论是送礼亦或打钱 , 打赏的形式影响的是用户体验和平台规则 , 和作者本身并无直接关联 。 作者只看最终收益 , 至于是火箭还是跑车 , 有什么区别?
有人认为 , 虚拟礼物更容易让用户觉察不到已经花费的金额 , 会刺激用户持续性非理性消费 。
确实如此 , 虽然虚拟礼物也都是明码标价 , 用户在送礼物或者兑换代币的一刹那对于消费的额度已经形成了基本概念 , 但是相对于金钱扩大了许多倍的代币数额容易让用户迷失 。 因此 , 打赏形式对于非理性用户的消费会有一定影响 。
但是 , 文章不是直播 , 是需要阅读思考形成认同之后才决定打赏与否的 , 不存在主播刺激或者设计爆点来诱导用户打赏的场景 。
通常来讲 , 无论直接打赏钱还是先兑换成礼物再送给作者 , 平台抽成的规则不会发生变化 , 部分平台会在兑换虚拟商品的额度上面做些手脚 , 以此来提高收益 , 比如充值最低6块起 , 但是520鲜花只要5.2元 , 那么剩余的0.8元就会成为诱饵 , 诱导持续消费 。
总体而言 , 作者不关心读者打赏的形式是送礼还是打钱 , 不要求感官刺激 , 不要求即时到账 , 获得最终收益才是目标 。 文章的世界相对平静 , 没有热闹喧嚣的繁荣场面 , 更加不会像直播平台那样有送礼打榜功能 , 有的只是静心阅读 , 沉淀吸收 , 读者的喜欢也无关乎面子或是荣誉 , 只是因为对内容的那份肯定和赞扬 。
小结直播是内容的动态图形化 , 文章是内容的静态文本化 。
在直播间送礼物就像把钱给图形化了一样 , 那自然文章是静态的 , 打赏的时候直接打钱就好了 。 但打钱能不能换成送礼?答案是当然可以 , 只是没有必要罢了 。
其实 , 无论是送礼还是打钱 , 都只是一种表达赞赏和喜爱的形式 , 只是在不同场景下适配不同形式 , 会更加有助于最终目标的达成和收益的转化 , 激励创作者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优化自身表现形式 , 更好地服务于喜爱他们的观众和读者 。
【勿学直播“送礼”,文章还是“打钱”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 , 作者:王树仪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