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发行费能否拯救腰部影片?

到底花多少钱、找什么样的发行公司更合适呢?
临近年底,又成为各大片方和发行公司博弈的时刻 。
通过这两年的淬炼和洗涤,现在内地的发行公司已经相对趋于稳定,如果行业进入到平稳发展期,那么相应规则、规范和价格体系也会逐步走向平衡 。
今年的贺岁档和即将到来的2022年春节档将成为竞争趋向白热化的两个档期,也将会成为更大片方&发行方和院线影城新一轮切蛋糕的时刻,但相对于而言,每年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档期可能就那么几天,平日里的发行工作则变得更加紧要 。
头部电影,或者出品方自带发行团队,或者在立项阶段就已经选定稳定的发行伙伴 。 但内地九成以上的制片公司都需要依靠其他发行公司去运作自己的影片,发行费便成为一把双刃剑,不仅仅是重点档期,现在平日里想获得自己满意的排片率可能也需要砸下重金 。
那么对于大多数的片方而言,到底花多少钱、找什么样的发行公司更合适呢?
排片率成为市场香饽饽, 关系&面子抢不到一场排片无论对于影城还是片方而言,尽管看起来内地已经成为银幕数量全球第一,同时一直被行业内外诟病出现某种程度上的银幕饱和,影片产能“过剩”的论调也甚嚣尘上,但真正到了实际的市场运行层面,影片最终的排片率却成为行业无法迈过的门槛 。
“无论几万块银幕,最终体现到实际的执行率来看,可能也就是一个排片的百分比,毕竟大部分人对于排片过程中所能真正意义体现的细节问题都不那么了解,是否能达到他们所希望的才是更重要的 。 ”
一位发行朋友和拍sir聊到排片率的问题也是感慨万千,毕竟从后疫情时代开始,内地影城的正营业状况一直不够稳定,因此对于片方诉求而言,先能拿到一个漂亮的排片率尤为重要 。

百万发行费能否拯救腰部影片?

文章插图

但对于大部分在非黄金档期和非重点档期的上映的中小影片而言,他们几乎都没有大的发行公司去青睐,甚至也得不到更多的市场和影迷的关注,即便如此片方仍旧寄希望能够通过之前的行业关系和人脉网络去得到一定的排片率 。
通常的情况下,在没有头部影片上映的时段内,市场还是会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场次,但问题在于除了周末和节假日,几乎所有的影城都只能开辟六七的场次来保障一个基本收入,因为需要考虑的成本和用工等方面的支出做平衡 。
同时又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和圈子的封闭性,大部分发行、院线和影城的工作人员都是同一个圈子里面的,只不过会根据时间的推移和自身价值的诉求去做细微的调整,这就使得在具体执行层面,会出现一些需要依靠关系和面子来争取场次的情况 。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面子和关系是“不值钱”的,或者说这种关系和面子在看起来即便不那么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下,也是起不到绝对改变格局的情况,毕竟大部分省市地区的影城数量基本会把用关系和面子争取到几个场次摊薄到千分之几 。
毕竟在同一窗口期内,会存在其他竞品片方直接用费用来争取有限空间,即便能拿得出手的资金有限,但对比起面子仍旧是真金白金的实惠 。
百万起步,三五百万常态,片方要实惠、发行方要生存可能对于大部分片方而言,熬到获得公映许可证的那一天可能才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毕竟后期需要花的钱和牵扯到精力还非常之多,毕竟拍摄过程和后期已经花费了大部分的资金,虽然不至于说“油尽灯枯”,但对于现金流的依赖会让大部分片方在谈到发行费的时候捉襟见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