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速来看 , 美团魔袋20时速最高可达45公里(因法规要求 , 实际运营时速目前不高于20公里/小时) , 绝地3000H为40公里 , 夸父和京东无人配送车均为30公里 , 阿里的小蛮驴只有20公里左右;从续航能力来看 , 魔袋20为120公里 , 京东无人车为110公里 , 小蛮驴、夸父和绝地3000H都为100公里左右 。 显然 , 在技术和性能上 , 美团魔袋20业内领先 。

文章插图
魔袋20已具备量产能力 , 这意味着美团已经将智能制造等商用难题解决 。 与此同时 , 通过在顺义等地商业化试运营 , 美团正在积累无人配送车的道路数据、调度经验 , 给更大规模的商用做准备 。
2、美团无人机配送:自主能力与商业场景受关注 , 技术能力成“国家队” 。 虽然无人机配送“新闻”多年前就有 , 但实打实用到业务并形成小规模订单的却只有美团 。 根据财报介绍 , 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常态化试运行将近一年 , 为深圳7个区域 , 8000多户居民提供无人机即时配送服务 。
也有其他外卖平台曾在2018年5月宣布获准开辟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外卖配送航线 , 但此后并未见其送餐无人机投入常态化运营 。 换言之 , 很多平台将“无人配送”作为博眼球的噱头 , 而不是作为实打实的业务进行长期布局 。
美团则不然 。 11月26日 , 美团宣布将在上海构建起城市末端十五分钟配送圈 , 正式启动全国首个城市低空物流运营示范中心 , 预计首条面向真实用户场景的常态化试运营配送航线会在明年上半年落地上海金山区 。
此外 , 美团无人机还将作为“国家队”成员 , 代表中国国标委参与全球无人机避障标准编制工作 。 一方面 , 这是因为美团具有这一领域的核心自主技术 , 美团城市低空物流网络90%以上的核心部件都是自主研发 , 实现了核心技术国产化 。 另一方面 , 则是因为美团无人机配送有应用场景和真实订单 。

文章插图
自2016年启动无人配送至今 , 美团在这一领域已低调耕耘五年 。 最初无人配送只是“W项目组” , 2017年升级成事业部 , 在无人配送车外 , 美团启动无人机配送场景的前沿探索 。
当很多观察者都认为无人配送车与无人配送机有这样或者那样挑战的时候 , 美团却从未放弃 , 而是不断发挥自身的科技能力与应用场景 , 投入资金、资源和人力去解决各种问题 , 想方设法不断实现“第一单” , “第一百单” , “第一万单”的突破 , 这是美团“长期有耐心”的呈现 。
从“千团大战”走出来、又赢得“外卖大战”的美团 , 一直有着稳扎稳打的风格 。
在科技这件事情上 , 美团同样稳扎稳打 , 不会去“蹭热点”概念比如玩儿区块链之类的 , 也不会“搞噱头”式的做做样子博取关注 , 而是实打实的科技投入 , 用科技升维的方式解决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需求 。 在这一过程 , 美团会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 顺应技术成熟曲线 , 先是摸着石头过河 , 时机成熟再迈开步子 , 比如无人车配送在其决定大规模推广前已摸索四五年 , 才有了不到2年10万订单的成绩;再比如无人机在服务近万用户前已经完成了超过22万架次的飞行测试 , 运行时长超过了60万分钟 。
“厚积薄发” , 大抵如此 。 对美团来说 , 无人配送依然在投入期 。 从财报来看 , 以无人配送为代表的“硬科技”是美团未来的关键投入和发展领域 。
美团硬科技投入升维从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 , 美团从来不吝为研发花钱 。
- 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相信广州很快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
- 百度“萝卜快跑”入驻顺义,上下班通勤靠“无人车”
- 菜鸟无人车助力浙江大学防疫
- AutoX建成中国首个全区、全域、全车无人的RoboTaxi运营区
- 焦点分析 | 三年亏损2亿的极飞提交IPO,农业无人机仍是门好生意
- 想亲密接触小狗也许能从主人家下手
- 蔚来汽车与壳牌集团合作,将在国内建设100座换电站;中国中铁投资建立智慧高速专用车道,将进行无人驾驶测试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126
- 阿里、美团双雄争霸即时配送,达达能成变量吗?
- 【IPO透视】与大疆争锋!高瓴、百度加持,农业无人机第一股拟上市!
- 如何提高新陈代谢,也许快速代谢饮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