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中国新冠特效药研发冲刺:业内透露关键进展( 三 )


但对新冠病毒相关药物研发的支持仍有待提高 。 丁胜指出 , 目前在研的小分子药物并不多 , 而实际上 , 国家层面对抗病毒药物研发是给予了高度重视的 , 多个相关重要会议要求集中科学力量 , 开展新冠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 , 但另一方面 , 实际支持与重视程度还有一定差距 , 支持力度仍有待提高 。
“过去三至五年 , 中国在创新药物研制方面经历了从仿制药到真正开始做创新药的转变过程 。 目前 , 已上市的吉利德科学抗新冠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与默沙东的莫诺匹拉韦(Molnupiravir)皆属于‘老药新用’ 。 但由于前期有限的投入和研究积累 , 我们并没有能直接投入新冠药研究的‘老药’ , 而创新药研发往往有着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 , 因此 , 若想真正给予新冠特效药更好的研发环境 , 相关部门可参照行业经验 , 给与研发机构更大的资金支持 。 ”丁胜表示 。
在资本市场 , 新冠特效药的研发进程与疫苗股常引发跷跷板效应 。 11月5日 , 辉瑞发布消息称其新冠口服药疗效显著 , 引发美股动荡 。 11月8日开盘 , 中国疫苗概念股康希诺生物、智飞生物、沃森生物随即应声下跌 。
“疫苗与药物对于新冠病毒的防控都是不可或缺的 , 如果有小分子药物 , 再加上疫苗 ,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效果会更好 。 ”丁胜表示 。
徐福洁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也指出 , 新冠特效药与新冠疫苗是“双保险” , 不能相互取代 。 她表示 , 疫苗起的是预防的作用 , 降低受感染的可能性 , 如果不幸受感染 , 通过服用新冠特效药 , 则可以降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概率 。
“把新冠肺炎疫情想象为洪水 , 疫苗起的是岸边护栏的作用 , 不让人们落水 , 这是最好的办法 。 不幸有人落水怎么办 , 放下救生衣把人救上来 , 这是新冠特效药的作用 。 ”徐福洁表示 。
徐福洁认为 ,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主要是基因水平的变异 , 基因水平的变异随时发生 , 但病毒本身的特性已趋于稳定 。 据她估计 , 未来影响病毒传播特性、致病性和逃脱免疫保护的变异是有限的 。 新冠特效药的要求是要能够应对绝大部分的变异毒株 。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 不构成投资建议 , 投资有风险 , 入市需谨慎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ID:jwview) , 作者:林琬斯王玉玲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