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娜贝儿面前,Hello Kitty败了( 三 )


不可否认 , Hello Kitty依然高居全球IP价值榜前列(其相关产品的全球累计销售额高达845亿美元) 。 但事实上 , Hello Kitty的所属公司三丽鸥 , 正遭遇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大幅缩减 。

玲娜贝儿面前,Hello Kitty败了

文章插图

据其财报 , 2016至2019财年 ,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6.95亿日元 , 602.20亿日元、591.20亿日元、552.61亿日元;净利润分别为64.75亿日元、49.28亿日元、38.80亿日元、1.91亿日元 。 公司营业收入连年下降 , 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滑 。 去年疫情冲击更是跌到了冰点 , 2020财年净利润为-39.6亿日元 。
虽然Hello Kitty靠着丰富的衍生品授权和产业链长红了40多年 , 但今天的Hello Kitty已经和粉丝距离太远了 。
比起可爱党的“前辈们” , 玲娜贝儿显然更“会玩” , 也更“有网感” , 她抓住的不只是话题炒作 , 而是粉丝共情 , 把“情绪”拿捏住了 。
没有故事的形象IP成了“新故事”曾几何时 , 电影动画漫画一直打造IP的“硬拳头” 。 但这一“万能药”正在失灵 。
今年漫威影业共推出了三部电影 , 分别是《黑寡妇》《尚气:十环传奇》《永恒族》 。 三部票房都不及预期(均未达5亿美元) , 口碑也和《惊奇队长》一样遭遇口碑滑坡 。
玲娜贝儿面前,Hello Kitty败了

文章插图

单纯的好莱坞式爆米花电影已经无法满足中国观众了 。 迪士尼也遭遇同样的烦恼 。 特别是今年 , 迪士尼在中国的累计票房刚刚突破10亿人民币 。 而在2019年 , 这一数字是81亿 。
电影的“失利”也让衍生消费市场失去兴奋感 。 比如去年与电影《花木兰》协同上市的盲盒 , 时隔一年依然在清库存 , 部分淘宝店铺月销量仅个位数 。
相反 , 对于9.86亿中国手机网民来讲 , 或许一部手机就足以慰藉孤独的心灵 。 快手月活跃用户5.7亿;抖音日活用户6亿 , 每天“泡”短视频大约100分钟 。 大量的“轻内容”充斥着我们碎片化时间 , 曾经的网络追剧习惯也在遭遇“2倍速”的冲击 , 我们正以更快节奏的内容获取习惯 , 来持续满足high点 。
我们早就习惯了“快餐式文化” , 又如何等得起长达数十年的IP成长?
前有达菲熊、后有星黛露、玲娜贝儿 , 动漫、影视、小说已不是IP的唯一通路 。 这也正是一种市场指征 , 迪士尼也正在切换“短平快”的造星方式 , 来迎合中国的年轻人 。
都说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七天 , 很多人担心玲娜贝儿爆火之后势必是爆冷 。 但只有站到金字塔尖的IP才有能力支撑更长尾的产业链 。 透过热度 , 为玲娜贝儿商业价值“撑腰”的是迪士尼的IP产业生态链 , 是整合消费与娱乐于一体的成熟商业运作能力 。
为了迎接玲娜贝儿的到来 , 官方微博@达菲友你 提前十多天开始预热 , 不断预告相关新品 。 显而易见 , 在玲娜贝儿走红之前 , 迪士尼就已经铺好了变现之路 。
时代变了 , “造星”的逻辑也变了 。 相信下一个“玲娜贝儿”就在路上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玩世代”(ID:PlayerEra) , 作者:玩世代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