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了,号称“社恐”的年轻人,为什么还爱沉浸式过家家?( 二 )


一年了,号称“社恐”的年轻人,为什么还爱沉浸式过家家?

文章插图

“吉丽段金”剧本杀店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温梦华 摄
没有商演工作时,段林希会在店里呆一整天 。 “早上11点过来,晚上1~2点结束,回家溜溜狗,差不多3点睡觉”,这种真切为生活奔波的累让她感到踏实 。
有表演经验的段林希对DM的身份有着天然优势,她也在其中找到了不少自信 。 大众点评的评价中,不少玩家都提到了DM身份的段林希 。 “控场扶车节奏特别好,复盘的时候讲解很清晰”“欢乐中不失专业”“段哥很活泼,带动感很强,很会营造气氛”,给出了清一色的好评 。
段林希也是下了功夫的 。 为了搞明白剧情带客人,她曾经连着一星期从早到晚都打本、学习 。 “带本之前,不仅要看主持人手册,还要各种对比看玩家的角色,什么时候该扶车、加难度,想办法改本等都是DM要做的 。 ”
开店仅一个多月,合伙人之间已经计划着扩店事宜,并且有不少商家主动寻求合作 。
剧本杀的火爆,不只限于一线城市,也不只是专业艺人才能充当DM 。 实际上,剧本杀作为新起的风口,已经火遍大江南北,无数年轻人沉迷其中,追寻一种新奇的体验 。
上游谋升级:电影宣发老板联合李晨入局,剧本杀成影视行业新副业剧本杀首度“破圈”,还得归功于综艺 。
2016年,芒果TV推出真人秀推理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这种结合角色扮演和破案推理的群体游戏被中国消费者熟知 。
2019年,成都游戏迷毛凌舟将第一家剧本杀店开在自家楼下 。 “我太爱玩剧本杀,每天从西门到市中心玩,路上耗时太长 。 所以干脆自己开一家,最初的目的就是自己玩 。 ”
那一年,也是剧本杀门店数量爆发的节点 。 艾媒咨询的相关研究显示,2019年全国剧本杀门店数量由2400家飙升至12000家;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68%;多数玩家也是在这一年首次体验线下剧本杀 。
一年了,号称“社恐”的年轻人,为什么还爱沉浸式过家家?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和毛凌舟的想法一样,当初开剧本杀门店的多数都是玩家,没想过要把剧本杀当成一门真正的生意或事业 。 一群年轻的创业者,从零开始,几年之内形成了这个行业 。
彼时,主业是零售电商的毛凌舟曾想过,要不要把剧本杀从副业做成主业?他参加了一个剧本杀展会,可现场混乱的局面浇灭了他的热情 。 “我买不到真正的‘限定本’‘独家本’,感觉行业规范特别混乱,所以就算了 。 ”
剧本水平参差不齐,剧本交易环节的鱼龙混杂,也让张进深有同感 。 “很多消费者会觉得,玩剧本杀就跟开盲盒一样,全凭运气,可能第一次尝试就‘掉坑里了’ 。 这其实是消费者的痛点,对于一个玩一场需要5小时的游戏,那么高的时间成本,如果一次体验不好,后面就不再玩了 。 ”
店家为了差异化竞争,会诉诸于购买“独家本”,可市场上所谓的“独家本”满是套路 。 明明是一个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内容品质都差不多,只在一个城市“限定发售”两三家,就被包装成独家本 。 店家因此付出更高的成本,玩家也会觉得“玩了个寂寞” 。
一年了,号称“社恐”的年轻人,为什么还爱沉浸式过家家?

文章插图

琳琅满目的剧本杀剧本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温梦华 摄
“当玩家觉得‘限定指标’没有差异,限定就丧失意义,剧本杀发行的游戏规则就会改变,规则会怎么走?电影行业走过的路对剧本杀是个参照 。 ”剧本杀的宣发环节和早年混沌的电影宣发市场如出一辙,这让电影宣发出身的张进嗅到了商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