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卵”事件背后,网红好欢螺“翻车”了?( 三 )


而对于好欢螺强调的“巴氏消毒灭菌”处理包装一事 ,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 知名营养专家顾中一也发微博表示 , 巴氏杀菌达不到灭菌效果 , 并称“这个回应看上去就不专业” 。
也就是说 , 灭菌只是把菌从活性杀死 , 不是消灭物质本身 。 所以 , 最初的回应好欢螺并没有解释消费者关心的“虫卵或异物”问题 。
面对质疑 , 好欢螺在当晚发表了关于“好欢螺食品质量事件”调查进度说明 。 声明中表示 , 对当事顾客及公众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 , 并已在11月26日成立食品安全专项调查组 , 对涉事批次产品进行全链条追溯 , 调取了该批次产品的生产过程记录、出厂检验报告 , 均未发现异常 。 与此同时 , 好欢螺还在接受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调查 。

“虫卵”事件背后,网红好欢螺“翻车”了?

文章插图

好欢螺回应 , 图源好欢螺官方微博
不过 , 二次回应似乎也没有扭转网友对于好欢螺的态度 。 “一年前就有这种情况了”“一开始这么说不就好了”“双面人吗”……
显然 , 作为食品企业 , 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 , 好欢螺没有及时并且正面回应质量问题 , 不仅给消费者留下缺乏责任的企业形象 , 也对品牌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肉眼可见的影响 。
与此同时 , 在赔付标准的制定上 , 好欢螺似乎也没有做出明文规定 。
张怀向连线Insight指出 , 她是在一家名为“汤宝食品”的店铺购买的好欢螺 , 店铺表示:“七月份显示签收 , 可能由于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有虫子” , 并欲赔付一袋螺蛳粉的价钱 。 随后 , 张怀联系到好欢螺品牌客服 , 对方称可以按其下单价格三倍进行赔偿 , 但对于张怀提出的按《食品安全法》赔付一千元的要求 , 客服表示正在与领导沟通中 。
“虫卵”事件背后,网红好欢螺“翻车”了?

文章插图

图源受访对象
此外 , 从众多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到 , 相比于直接承担责任 , 好欢螺更喜欢把责任归结于物流、经销商等中间环节 。
尽管截止目前 , 相关调查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果 , 所以究竟是“商业诋毁”还是“食品安全”问题 , 还尚未到可以下结论的时候 。 但食品安全作为食品企业立足之本 , 处理不当将影响整个品牌的形象 。
曾广受好评的好欢螺 , 接下来该怎么走?螺蛳粉作为一种广西特产 , 多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进入节目中 , 因其特殊的口味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 而放眼整个螺蛳粉市场 , 柳州无疑是生产螺蛳粉的“宇宙中心” 。
在这个“宇宙中心”之下 , 抛开代工零售品牌冠军李子柒不谈 , 好欢螺则是本土品牌的领头羊 。
很多人熟悉好欢螺 , 都是从袋装螺蛳粉开始的 。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回顾网红品牌好欢螺的成名之路 , 要从一家线下螺蛳粉门店说起 。
根据好欢螺官方微博介绍 , 从2003年的桂林米粉皇中皇 , 到2005年的钻嘉猪脚粉 , 再到2012年鼎钻螺蛳粉 , 后两家线下门店是如今好欢螺品牌的雏形 。
“虫卵”事件背后,网红好欢螺“翻车”了?

文章插图

鼎钻好欢螺螺蛳粉门店 , 图源好欢螺微信公众号
2015年 , 好欢螺母公司得华食品公司成立 。 同年6月 , 好欢螺在柳州首届袋装螺蛳粉大赛中获得“金奖” 。 2019年 ,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 好欢螺建立了柳州市好欢螺螺蛳粉产业园 , 涉及产品研发、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 , 预计年生产加工8000万袋预包装螺蛳粉 。
在市场表现上 , 好欢螺2017、2018连续两年占据螺丝粉行业销售额第一 。 而去年疫情“宅经济”的兴起 , 无疑更是成为了速食品类发展的加速器 。 疫情期间 , 关于“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螺蛳粉”的话题登上热搜 , 截止目前 , 有20.4万人参与讨论 , 阅读量也达到了7.3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