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深研:元宇宙应该是生产力工具,而不只是游戏娱乐( 六 )


陈悦天:我觉得整个在 Web2 的发展过程当中肯定有一些东西是跑偏的,比如说在 Facebook 之前,Google 是可以索引互联网上面的所有东西,但因为Web2筑了个墙,所有的数据自己用,还做了一个商业模式叫做“推荐广告” 。
你的燃料就是用户数据,那用户数据你问他要的时候,公司说没我的产品你也没有办法生产数据,所以这个数据到底是属于用户的,还是一部分属于公司,说不清了,其实就算在法理上面也是讲不清楚的 。 你可以说是大家共生做出来的,因为公司方讲的有道理,没我这个软件,你有这个数据吗?所以 Web2 里面肯定有跑偏的东西 。
比如说,我觉得广告驱动的互联网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因为它讲到底事流量驱动的,最有流量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黄赌毒、争议、敌意、吵架 。 微博上面已经算很好了,在推特上面看看,就各种小群体相互之间的舆论针对,这些对人类社会的和谐肯定有损伤的,所以广告模型驱动的流量、驱动的互联网应该从底层被打掉 。
所以 Web3 里面我们经常探讨创作者经济,你应该做一些原生的协议 。 创作者、开发者基于这些原生的协议,自然而然就收到钱,因为我创造了好东西,所以大家付我钱 。 相当于如果我卖给你一个特别好吃的汉堡,就值十美元 。 另外一个东西不好吃,就值一美元,特别垃圾的信息则不值钱 。 有价值的模型,基于这些协议,消费者能够为高质量内容付费,而不只是娱乐 。
我觉得创作者经济确实应该替代广告经济,但用户数据所有权完全属于用户自己,这个事情也有点极端 。
Mandy:确实是,我感觉大家这两年好像不太聊这么底层的愿景了 。 我记得 18、19 年这种探讨很多,就是说区块链的愿景本身就是重塑原来开放互联网的愿景 。 大家会探讨说,移动互联网是不是就是互联网史上的一段歧途,因为抢占用户时长和心智,在封闭的空间里打擦边球、采集用户数据等等,都跟互联网一开始的愿景背道而驰 。
所以我觉得可能海外加密创业者实现路径上,就是比较极端的,就是要从在他们手里到完全不能让他们碰,保存在我们每个人手里,对吧?
陈悦天:对,我觉得这件事情,它要把现在的整个互联网架构改很多,比如说用户数据存在里呢?理论上按照 Web3 的想法的话应该分布式存储,然后同时达成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传输三个东西 。 在这基础上再架一层协议,有点像 OS 层和应用层的东西,如果把现在的 Facebook、Google 做的东西都去中心化,那需要很大的颠覆、很长时间 。
实际情况是,大家现在还在处理第一步的问题,刚才聊到的数据存储、计算和传输,然后才是创作者经济的逐渐崛起,创造新的模式,再看看上面会诞生什么应用 。
Mandy:虽然游戏可能不是最终元宇宙的落点,但毕竟是我们讨论的第一站和最接近的雏形 。
从 Minecraft 到 Roblox ,到Decentraland、The Sandbox,再到今年大火的Axie Infinity这样的 P2E 区块链游戏,开放世界游戏一直是人们理解数字化身份、和元宇宙雏形最具象的形式,近期也是链游的爆发期 。
你在玩什么游戏?有对什么类型特别有兴趣吗?你对元宇宙游戏的终极想象是?
陈悦天:我打游戏时间可久了,我 1989 年就有第一台 Game Boy 一直在打,所以应该是游戏老玩家了 。 从 PC 到 PlayStation 、Switch 什么的主机游戏,什么都玩的 。
说到游戏,大家有时会把游戏和 Metaverse 的概念混为一谈,是因为它们用到了类似的技术,都想把设备里面的、或者屏幕上面的东西做得足够拟真,欺骗你的眼睛,大部分的人接受信息都从眼睛来,所以它就是想办法欺骗你的眼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