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不香了?( 三 )


代理商与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纠纷事件也不少见 。 黄豪自称,自己和股东们投入了五十万成立公司,好不容易做起了规模,在公司平台绑定的手机号直接被解绑,无法看到后台收益,投入的回报迟迟拿不到 。
面对行业乱象,张毅指出,共享充电宝的刚需性依然存在,但行业没有建立好竞争门槛,包括对于市场、渠道的把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某共享充电宝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对深燃说道,共享充电宝是一门小的生意,技术壁垒较低,资源为王,竞争非常激烈,小品牌缺乏渠道和资金资源难以存活,这个行业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品牌通吃 。
“共享充电宝已经是下半场了”,宁南说 。 从业两年多,他深刻体会到,风口已过,市场渐趋饱和,行业竞争越来越恶化 。 作为市场的地推人员,他选择了转行 。
03 “小竹兽”兵分三路求“解药”“多元化商业模式的扩充与创新在当下至关重要 。 ”张毅说道 。
赛道的玩家们,也早已发觉共享充电宝的红利窗口期越来越短,于是兵分多路,探索起了新的增量业务 。
最直接的探索是以广告业务进行流量变现 。 但怪兽充电三季度财报显示,来自广告业务的营收为720万元,营收占比连1%都不到 。
广告成长为新的增长曲线还遥不可及,怪兽充电盯上了高毛利的白酒市场 。 今年初,其推出了白酒“开欢”,天猫平台定价118元起,进入新消费场景,利用直营地推资源推广新产品 。
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曾对媒体表示,将开欢白酒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第一次尝试,可以让企业有更多子弹去做品牌推广,而怪兽充电入驻的超80万个线下点位和2.73亿用户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

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不香了?

文章插图

来源 /pexels
目前,天猫平台“开欢”白酒单个产品的销量单位还只是三位数,并不算高 。 京东平台不显示销量,评价数量超10万条的产品多为50ml的小瓶装 。 开欢白酒相关数据在财报营收中也尚未显现,距离蔡光渊所说的“英雄产品”还相差较远 。
与怪兽充电从“国潮”出发,想要挖掘老用户的潜力不同,竹芒科技的思路是向智能硬件设备方向拓展 。
据竹芒科技COO伍艳华对媒体透露,竹芒已在部分区域试点口罩机、无人零售、AED体外除颤仪一体机等智能硬件产品 。 而且,竹芒的前身之一搜电是以代理模式发展起来,现如今也在大力发展合伙人模式,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合伙人将能够利用其本土优势,进行新硬件产品的推广 。 竹芒科技的计划是,未来三年还将在共享充电宝之外,打造至少三款智能硬件主打产品 。
小电科技自递交招股书之后,近半年内的声音并不多 。 不过,其曾在招股书中透露,计划通过提供to B数字营销服务的模式,挖掘已合作商户的潜力 。 小电要与短视频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为点位的合作伙伴及其他商家提供短视频及直播营销解决方案,包括组织内容创作者制作短视频及直播广告;提供短视频上传及直播发布工具;向点位合作伙伴提供实时销售咨询服务 。
当前,共享充电宝赛道玩家们的重点依然还是在共享充电宝业务上,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已经迫在眉睫 。 头部玩家们以不同的思路迈开了第一步,可还不足以缓解生存焦虑 。
“目前共享充电宝领域对于新业务的探索,都相对低端,赛道选手们或许应该在创新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 ”张毅认为 。
有报告指出,“小竹兽”的市场格局渐趋稳定,中小玩家缺乏资金资源等优势,很难打开局面,不得不退出市场 。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终局还远远没有到来,或许,未来新增长曲线的出现又将掀起新一轮的洗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