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新晋“网红":百万VC涌入苏州( 二 )


其中, 苏州工业园区一直在生物医药领域保持领先位置, 现有生物医药上市企业19家, 百济神州、和记黄埔、再鼎医药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110家, 包括吉玛、新海、泓讯等;另有20家企业已完成股改或正在股改筹备上市;部分企业启动海外上市计划 。 预计未来3年, 苏州工业园区将迎来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境内外上市的高峰期 。
另据了解, 今年9月,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公司与嘉御资本、联想之星、东方富海、英诺天使等15家投资机构签署了基金生态加速圈合作协议;与知行汽车、华为云等5家人工智能应用企业分别针对交通、环保、园区、政务、安全等应用场景签署试验区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试点合作协议 。 这是苏州工业园区打造“科技园2.0版”的一次尝试 。
【投资圈新晋“网红":百万VC涌入苏州】需指出的是, 近年来,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投活跃区域外, 珠海、佛山、合肥、青岛、广州、厦门、苏州、重庆等创投城市也在异军突出 。 尤其此次登陆北交所的首批企业名单中, 与苏州同样占据四席、并列全国第二的还有广州 。
广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 电子产品、汽车及石油化工制造业是其三大支柱产业, 其中汽车制造业基础较强, 以广汽集团、东风日产为龙头的整车制造产业链在广州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带动新能源车产业发展 。
有分析指出, 广州的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园区数量多达几十个, 但由于发展定位同质化严重, 缺乏足够强的品牌效应, 多而不强的特征明显 。 相对而言, 苏州开放型经济给了中小企业更多发展机遇 。
02 投资圈“新网红”私募股权投资, 江苏第一苏州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背后, 股权投资基金正在成为重要推手 。
2020年以来, 苏州所有境内外上市公司, 在拟上市阶段, 股权投资机构平均持有其36.6%的股权 。 其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获得的PE/VC支持最多, 接近50%;生物制药产业, 股权投资机构持股比例接近40% 。 更甚者, 自2019年7月科创板设立以来, 苏州27家公司“上板”, 平均每家企业上市前获得5家投资机构青睐, 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平均持股比例达43.2% 。
截至2021年4月, 江苏共有私募管理人1173家, 较上月新增3家;管理基金规模(总资产)9306.14亿元, 较上月增加288.27亿元, 环比增加3.2%;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占总数比例77.2%, 管理规模占比达到90.7% 。 从地域分布来看, 苏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数量明显超过南京, 位居江苏省第一 。

投资圈新晋“网红":百万VC涌入苏州

文章插图

江苏私募基金管理人按注册地分布情况
今年5月, 在苏州国际股权投资高峰论坛上, 包括淡马锡中国区总裁吴亦兵, 君联资本李家庆, 药明康德副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投资官胡正国、北极光创投邓锋、GGV纪源资本符绩勋、钟鼎资本严力、嘉御资本卫哲、华映资本季薇, 蓝驰创投陈维广、CMC资本李伟才, 德同资本田立新等近200家知名创投机构到场 。
引发关注的是, 共计5批次26支基金现场签约, 涉及苏州天使母基金、乡村振兴基金、产业专项基金、母基金、苏州自贸片区QFLP基金等, 总金额超过600亿元 。
其中, 苏州基金出手150亿, 意向投资君联资本100亿产业专项基金, 联合中芯聚源在苏州发起设立目标规模50亿的半导体产业并购基金 。 与此同时, 苏州国发集团等作为基石投资人并联合金融机构设立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二期母基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