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新晋“网红":百万VC涌入苏州( 三 )


元禾控股及旗下元禾原点、元禾辰坤、元禾厚望完成多项签约, 签约金额占当日签约总额的1/6 。 国发创投、药明汇英、园丰资本发起设立100亿药明汇英基金;高瓴与园丰资本共同发起生物医药专项基金“高瓴健康基金”;48亿总额的华侨城文旅基金也如约签约 。
在苏州天使母基金第一批落地子基金集中签约现场, 出现了协力投资、比邻星创投、元生创投、星未来资本、德同资本、蓝驰创投、辰德资本、元明资本、元禾原点、薄荷天使、君子兰资本等机构 。
此外, 东吴人寿与元禾辰坤共同出资发起设立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鼎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规模达100亿;苏州基金、国发集团、江苏银行成立60亿元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二期基金;国发集团、纽尔利资本以及苏高新金控, 成立苏州纽尔利新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东吴创投、苏州城投、国发集团、苏州资管、园区经发共同设立苏州东吴产业并购引导基金合伙企业 。
03 苏州政府:子基金271个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1800亿政府投资基金, 最早起源是地方政府为了活跃地方创业投资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探索性举措 。 苏州政府在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方面起步比较早 。
2006年, 江苏苏州工业园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同一时间在全国率先采用参股模式进行运作政府引导基金 。
其中, 苏州工业园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母基金, 首期规模10亿元 。 对于合作投资管理机构设立子基金, 仅要求注册地是苏州, 对于投资地域并无限制 。 这一定位放眼全国基本上独一无二 。 正因此, 我们看到, 市场上众多知名投资机构, 除了布局北上广深以外, 基本上在苏州都有办公室 。
2010年, 苏州工业园母基金进一步升级, 国开金融和苏州创业投资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国创母基金, 首期资金规模150亿元, 其中100亿的PE母基金(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和50亿的VC母基金(国创元禾创业投资基金), 前者主要投资于产业整合、并购重组的股权投资基金, 后者主要投资早期和成长期项目 。
严格来讲, 苏州工业园和国开行共同设立的母基金, 并不是政府投资基金, 但其运作相对市场化 。 2011年, 苏州为了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 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 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主要投向涵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和乡村振兴等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 。
2016年, 为了实现政府投资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苏州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中心, 负责建设政府引导基金数据库, 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类被投资企业和项目、子基金管理人、社会出资人等信息, 开展制度建设、风险控制和政策目标评估等工作, 并在2017年出台《苏州市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设置了科学的考评体系, 对基金管理人、托管银行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要求, 定期梳理、加强整合, 制定回购、并购、上市等多元化退出方案 。
2017年, 苏州通过国有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对接, 设立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以“母基金+子基金”方式投资苏州市的新兴产业, 首期规模120亿元 。
截至2020年, 苏州市政府性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共823个, 其中投资子基金271个, 直接投资项目552个, 预计带动社会资本形成投资总规模1828.59亿元 。 全市财政投资基金直接和间接累计投资企业近1500家, 被投企业中53家成功在国内IPO, 8家在海外上市 。
另外, 苏州还打造了以东沙湖基金小镇、苏州金融小镇等为代表的基金特色小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