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RISC-V智能手机现身,ARM不再是唯一( 二 )


事实上 , 同样基于RISC的MIPS架构早在2012年就推出过proAptiv微处理器内核 , 试图挑战ARM的Cortex-A15 , 当时proAptiv内核只有Cortex-A15的一半面积 , 但却实现了同等的性能 。 然而MIPS在手机SoC的尝试却最终宣告失败 , 因为其缺少ARM庞大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 以及熟悉其架构和工具的软件开发者 。

全球首款RISC-V智能手机现身,ARM不再是唯一

文章插图

RISC-V比起MIPS的优势 , 就在于从阿里到华为 , 有更多的业界巨头愿意支持前者 , 并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 。 例如在今年1月末 , 阿里平头哥宣布完成了Android 10对RISC-V芯片的支持 , 并开源了全部相关代码 , 当时其就已展示了Android 10在玄铁910芯片上运行的情况 。 而Android适配RISC-V芯片 , 就意味着实现了Android Runtime、Clang/LLVM、OpenGL等软件包 , Linux内核以及Android Build系统对于RISC-V的支持 , 也就是整个Android软件栈中的系统内核、运行时、框架层 。
然而阿里平头哥让Android能够运行在RISC-V上 , 以及如今Sipeed同样演示了RISC-V RV64运行Android 10 , 其实都只能说是RISC-V进军智能手机领域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就像是苹果M1芯片的成功 , 并不是因为macOS可以运行在基于ARM架构的芯片上 , 而是有着Rosetta2这一让M1 Mac也能无障碍运行x86架构应用的“翻译器” 。
全球首款RISC-V智能手机现身,ARM不再是唯一

文章插图

对于Android开发者来说 , 让自家APP来适配RISC-V一直是个很难一概而论的事情 。 而之所以这么说 , 是因为投资RISC-V对于大型软件开发商无非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 可以被解释为业务多元化的需求 。 但在移动互联网本身的红利几乎消耗殆尽 , 以至于互联网行业都要通过炒作“元宇宙”这样一个暂时没有技术支持的概念的情况下 , 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开发者来说 , 离开ARM这样一个业已成熟的产品及生态 , 去一个尚在起步阶段、碎片化严重、缺乏强力管理者的RISC-V生态 , 可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赌博 。
此外还有一个并不是很乐观的消息 , 是Sipeed在社交媒体中暗示面向开发者的RISC-V手机会在明年上市 , 但也不排除受全球芯片供应链短缺的影响 , 正式发布或将被推迟到2023年 。 要知道时间成本也是很重要的 , 并且已经有种种迹象显示 , 库克的最后一款作品、甚至被宣传为取代iPhone的苹果AR眼镜 , 也可能将会在明年亮相 。
全球首款RISC-V智能手机现身,ARM不再是唯一

文章插图

【全球首款RISC-V智能手机现身,ARM不再是唯一】如今 , 智能手机成为通用移动计算设备的历史已有十余年 , 而正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了移动互联网的诞生 。 所以按照历史经验 , AR眼镜这样一个具有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潜力的设备 , 是否会复刻曾经智能手机的发展轨迹 , 会不会吸引开发者更多的关注呢?
全球首款RISC-V智能手机现身,ARM不再是唯一

文章插图

所以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 , RISC-V走进智能手机行业可能确实会带来一股新风 , 但是想要改变整个移动设备生态、掀翻ARM的商业帝国 , 目前或许还为时尚早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 , 作者:三易菌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