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字幕组:从普罗米修斯到盗火者( 二 )


这时的梁永平已经从“普罗米修斯”转身为了“盗火者” 。
盗火者梁永平的出现 , 翻译质量高于翻译速度的行业标准开始扭曲 。 为抢占更多用户 , 争取广告商的入驻 , 人人影视旗帜鲜明地提出来“抢首发”策略 , 新剧播出后 , 人人影视一定要成为圈内翻译速度最快的一个 。
凭借人人影视 , 尽管态度敷衍、姿势难看 , 梁永平却也小赚了一笔(字幕组的商业生态决定了从业者不可能暴富) 。
就这样 , 原本“用爱发电”的字幕组开始沾染上资本的腥味 。 这是字幕组商业化的开始 , 随着字幕组之间竞争 , 商业竞争也愈发白热化 。
【民间字幕组:从普罗米修斯到盗火者】而走向商业化这条路的字幕组也始终被“用爱发电”的字幕组所诟病 , 有传闻当年各大字幕组拉群团建 , 梁永平麾下的人人影视则被剥夺了进群资格 。
从商业化到妖魔化发展至今 , 字幕组可通过广告分成、平台流量补贴、粉丝打赏等方式获取收益 。 但只要翻译的字幕质量过关 , 观众也并不会对字幕组的商业化抱有微词 。
据知情人士透露 , 大型字幕组植入一条广告的收入可达数万元 。 偏头部的字幕组还会按照剧集收费 , 人气剧集中出现的植入广告费也水涨船高 。 客户对其植入广告的要求并不高 , “只要把广告设置成滚动播放的或放在屏幕角落里就可以了 。 ”
其次网络视频平台也热衷于与大型字幕组合作 。 “有名气”“有水平”是网络视频平台选择翻译字幕组的两大硬性指标 。
美剧《权力的游戏》在北美洲刮起一阵旋风 , 意想不到的故事发展让观众爱不释手 。 原本就是原著粉的衣柜字幕组决定翻译字幕 , 甚至邀请原著的官方中文翻译屈畅做顾问 。
果不其然 , 在衣柜字幕组的“推波助澜”下 , 《权力的游戏》同样风靡华夏 。 2016年 , 腾讯买下《权力的游戏》的播出版权 , 准备独享这份大餐 。 为此 , 腾讯还向衣柜字幕组抛出橄榄枝 , 聘请其翻译字幕 。
这是一场情怀与金钱的博弈 。
一方面 , 腾讯给出的报酬为每集200—300元 , 与字幕组的付出严重不符 。 字幕组的工作涉及到翻译人员就数量众多 , 负责分发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剧集长短分给几个翻译人员进行翻译;翻译出来的字幕将以文档的形式汇总到校对手中;校对是整个字幕质量的灵魂人物 , 他将负责统一整个字幕的准确性以及风格 。 不少“神仙翻译”一般都是由校对完成的 。 这还只是整个字幕组漫长工作链条中仅翻译这一环 。
每集300元的报酬分配到每个人头上 , 报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另一方面 , 这违背了字幕组翻译的初衷 。 秉承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 , 高效一直是字幕组在业内立足的金字招牌 。 挤压海外与国内上映的时间缝隙 , 一直是所有字幕组成员信奉的“道义” 。
然而根据有关政策 , 腾讯必须等外国版整季上映后才能引进 , 这段等待期内 , 要求字幕组不能上线翻译后的资源 。 再加上字幕组成员多由学生、白领构成 , 都有自己的收入来源 , 对财富的诉求并不强烈 , 因此双方的合作最终也不了了之 。
除了被大视频平台短暂地“招安” , 大型字幕组还可凭借庞大的粉丝群体 , 进行电商变现 , 在剧集中设置电商品牌或店铺的流量入口 。
这是头部字幕组残酷的财富生态 , 而对于大量腰部字幕组而言 , 植入广告等机会并不会自找上门 , 还需要字幕组的运营团队孜孜不倦地“招商”完成 。
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 , 非官方承认的字幕组永远只能游走于里番和边缘作品 , 想要通过翻译字幕获取财富这条路也愈发艰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