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 , 朋友圈担任了社交分发的职能 , 直到 2020 年 , 微信才在“看一看”里增加了融合社交关系的算法推荐 , 但仍然为用户保留了已被打破时间排序的订阅号流 。
按照张小龙最初的规划 , 订阅号的流量来源应该符合 2/8 原理:20% 的用户在订阅号里挑选内容 , 80% 的用户在朋友圈里阅读内容 。 也就是说 , 朋友圈才是用户发现好内容和好账号的主要入口 , 熟人推荐是最核心的推荐机制 。
这一套逻辑比较符合张小龙一开始对微信的设想 。 当朋友圈里只有几十个兴趣相投的好朋友分享内容时 , 熟人推荐机制的效率非常高 , 但随着微信好友人数几乎不受限制地扩大(很难说 , 5000个微信好友都是自己的“熟人”) , 朋友圈的属性会不可避免发生改变 。
2020 年 , 有将近 100 万人的微信里有接近 5000 个好友 , 张小龙用“诚惶诚恐”来描述它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 同时 , 有超过 1 亿人把朋友圈设置了“仅三天可见” 。 一年后 , 这个数字涨到了 2 亿 , 代表有 1/5 的微信用户不想让好友看到自己太多的动态 。
同一段时间里 , 微信把订阅号界面由列表改成了信息流 , 增加了“好看”(后改为情绪色彩更中立的“在看”) , 并让“看一看”担任起了扩充内容分发路径的角色 。
但这显然还不够 , 建立在订阅制基础上的内容分发很难让用户接触到关注列表以外的其他内容 , 后进者的上升通道不够宽阔 , 寡头化会越来越明显 , 生态里也就没有活水 。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 , 今年你还有发现什么新的公众号 , 并且发现之后会经常阅读的吗?
【焦点分析 | 微信公众号将动摇自己的根基】这对于用户来说损失大吗?短期内可能并不大 。 以微信目前的公众号和创作者数量来说 , 用户完全可以获得足够多且合口味的内容 。 最受影响的 , 其实只有后来的创作者和社区本身而已 , 说到底其实就是“红利分配不均”的问题 。
虽然张小龙很早前表达过 , 公众平台不是为自媒体设计的 , 而是为了“消除地理的限制”、“消除中介”、“连接人与服务” , 因此“红利(消失)从来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 。 但事实上 , 把公众号用得最熟练的、内容生产最多的确实是广大的自媒体行业 , 公众号存在的意义和它的理念或许也不得不改变 。
现在来看 , 红利分配不均、生态寡头化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仅仅在“看一看”里加入算法推荐也不能解决的地步 , 以至于不得不动摇一直以来的订阅制推荐基础 。 这会不会使微信伤筋动骨?或许可以等待一下这次测试后微信的选择 。
算法推荐机制可能给微信带来的几点影响虽然新的微信公号机制还在测试中 , 但我们已经可以预判它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
1.平台的广告收入增加 , 创作者的广告收入不再稳定
参考头条系的做法 , 算法推荐+信息流可以增加内容供给 , 当然也可以增加广告库存 , 制造更多的广告位 。 官方的广告平台会掌握非常大的话语权 , 而创作者本身因为阅读量无法保证 , 面对广告主时的话语权会被削弱 。
2.内容对用户的命中率可能会降低
张小龙在解释公众号由列表改为信息流时称:一屏里的内容条数 , 应当跟命中率成反比 。
- 苹果手机怎么设置微信加密? 苹果手机怎么设置不让别人看到微信信息
- 柯基优点和缺点分析 柯基好养吗
- 淘宝双十一的队伍红包可以提现吗,1元提现微信红包游戏?
- 卖化妆品的网站有什么 化妆品购物网站需求分析
- 模流分析报告模板 分析报告格式范文公文
- 微信群无法添加管理员? 群主怎样添加群管理员
- 农业行业报告怎么写 农业市场分析模板
- 微信怎样弄主题背景图? 微信全屏壁纸怎么设置
- 怎样注销微信绑定实名? 微信不用了怎么注销实名认证
- 微信扫码骑车步骤 共享单车怎么使用教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