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韩漫:Piccoma如何成为日本最赚钱的漫画平台?|全球公司学习笔记( 二 )


在市场生态结构方面 , 彼时的韩漫已在内容规划、制作、分销、消费各个环节上形成了细致分工 。 以内容产制为例 , 就包括网漫制作公司、工作室、代理商/经纪公司、平台编辑部门等 , 其下又细分有编剧、编辑、分镜师、上色师、经纪人等 , 甚至包括市场分析师 。
众多漫画产制相关从业者 , 确保了作品产出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 。 仅2014年 , 韩国问世的网漫作品就达到2083部 , 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韩元(约9亿人民币) 。

进击的韩漫:Piccoma如何成为日本最赚钱的漫画平台?|全球公司学习笔记

文章插图

而在消费环节 , 作为连接作品与读者的重要媒介 , 网漫平台成为了商业变现的核心 。 2012年前后 , 在跑通“付费抢先看”及“付费看完整版”模式后 , 平台们形成了以付费阅读、广告、版权使用为主的 B2C 及 B2B 获利路径 , 进一步刺激了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
迅速增长的市场规模、验证成功的商业模式 , 吸引了更多元的网漫阅读平台加入市场竞争 。
2016年韩国网络漫画平台接近60个 , 排名前三的平台分别为 Kakao Webtoon、Naver Wetoon、Daum Webtoon 。 在所有网漫平台中 , Kakao Webtoon 以折合人民币7.7亿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一 , 但从用户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来看 , 其最大竞对 Naver Webtoon 以81.1%的市场占有率远超其他平台总和 。
Kakao Webtoon 的变现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 但彼时韩国人口仅5000多万 , 即便“赢者通吃” , 流量及市场价值依旧十分有限 。
也就在2016年 , 两件事改变了 Kakao Webtoon 的发展轨迹 。 5月 , 排名前三的网漫平台 Daum 并入 Kakao Webtoon 。 同年 , Kakao Webtoon 获得私募基金 Anchor Equity 1250亿韩元的投资 , Kakao Webtoon 得以借此正式开启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开发战略 。
第一站 , Kakao Webtoon 选择了数字漫画市场潜力巨大却依旧空白的日本 。
Piccoma 的“财富密码”虽然日本传统出版社对数字化的迟疑给 Piccoma 留下了生长间隙 , 但开局故事并不顺利 。
Kakao 日本子公司 Kakao Japan 笃信“免费阅读”模式 , Piccoma 自起步便复刻了被 Kakao Webtoon 在韩国验证成功的“付费抢先看”模式 。 即每周解锁一章免费新内容 , 但平台会提前更新2-3章 , 如果用户想要阅读最新章节 , 则需付费 。
此外 , 与大多韩国漫画平台的商业模式不同 , Piccoma 不设有广告位 , 仅通过用户付费盈利 。
然而 , 2016年4月20日 , Piccoma 上线第一天仅获得了200日元来自 iOS 版的充值 , 安卓版充值为0日元 。 消费者没有为所谓的“免费”买单 , Kakao Japan 的 CEO Kim Jae-yong 曾在外媒采访中透露:“刚刚启动时 , 每天只有15名用户 。 ”
Piccoma 迅速转变策略 。 一方面 , 平台雇佣了大量日本员工从母公司 Kakao 的版权库中挑出数十本最符合日本读者口味的作品进行翻译;另一方面 , Piccoma 作出了起步阶段最为关键的选择之一 —— 与日本出版社购买版权 。
平台上线之初 , Kakao Japan 的管理层们蹲守漫画出版社成了家常便饭 。 然而 , 当时日本漫画行业并不熟悉“免费阅读”的商业模式 , 付费阅读在日本很普遍 , 但对于是否要将漫画拆分付费 , 出版界还在观望 。
对于没有背书的 Piccoma 来说 , 很难取得出版商信任 , 一开始只有日本文艺社、竹书房2家出版社愿意合作 , 整个平台上起初几个月总共几十部作品 。 “出版商认为免费就没有利润 。 ”Kim Jae-yong 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 。
日本独立漫画家、Kakao Webtoon 自有版权成为了 Piccoma 初期最重要的内容来源 , 譬如2016年5月独家发行了由日本著名漫画家曾田正人创作的《棱镜战记》彩色版;而后 , 被称为“上班族圣 经”的韩国现象级作品《未生》也在7月上线 Piccoma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