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之前要甩一甩,不然就是戴错了?

戴了这么多年的口罩 , 怎么就错了?
近日 , 一段对口罩的检测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 一位检测人员表示 , 我们日常「一撕开口罩封膜就佩戴的方法」是错误的 , 「因为这一类口罩往往使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 但环氧乙烷在多国被定义为一级致癌物」 。

戴口罩之前要甩一甩,不然就是戴错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他表示 , 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撕开封膜后 , 将口罩在空气中晃上几十下 , 甩掉环氧乙烷的残留 , 再进行佩戴 。
经过他的检测 , 晃前的口罩 , 环氧乙烷的检出量为 7~9 μg/g , 而晃后则会降低到 1/5 。
我们使用了这么多年的口罩 , 真的用错了吗?
正规口罩 , 无需担忧在室温下 , 环氧乙烷是一种具有甜味的无色易燃气体 。 它主要用于生产其他化学品 , 包括防冻剂 。 少量时 , 环氧乙烷用作杀虫剂和杀菌剂 , 其对 DNA 的破坏能力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消毒剂 , 同时 , 也成为了 IARC 一类致癌物 。
美国 CDC 资料显示 ,  对于热敏与湿敏的医疗器械 , 环氧乙烷灭菌可能是唯一有效灭菌且在灭菌过程中不损坏器械的方法 。 由某些聚合物(塑料或树脂)、金属或玻璃制成的医疗器械 , 或具有多层包装或难以触及的地方(例如导管)的医疗器械可能会使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 。
据美国 FDA 估算 , 从伤口敷料到支架 , 美国一半以上的医疗器械都由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处理 。
而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 使用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 , 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
而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在出厂前 , 需要经过 7~15 天的解析 , 让环氧乙烷释放到安全含量以下 。 而这也是疫情初期 , 虽然各口罩厂商开足马力生产 , 但口罩仍旧供不应求的原因之一 。
值得一提的是 , 据《关于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风险控制的探讨》 ,  目前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包装主要有全塑和纸塑两种 , 全塑包装采用聚丙稀薄膜袋 , 成本低 , 但室温下环氧乙烷气体自然挥发时间较长 , 残留量大 ; 纸塑包装采用聚丙稀薄膜与医用透析纸复合包装 , 由于透析纸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阻菌性能 , 环氧乙烷的灭菌和挥发效果都远胜过全塑包装 , 使环氧乙烷残留量近乎零 。
【戴口罩之前要甩一甩,不然就是戴错了?】但对于本就符合国家标准、按照正规流程生产、在出厂前已经经过解析的口罩而言 , 其环氧乙烷的含量是无需担心的 。
抛开剂量谈毒性 , 就是耍流氓人类接触环氧乙烷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和摄入 , 这可能通过职业、消费者或环境接触发生 。
无论是医用领域标准 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还是民用防护型口罩标准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 均规定环氧乙烷残留量小等于 10 μg/g 。
戴口罩之前要甩一甩,不然就是戴错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视频拍摄者也在检测后表示「所有检测的口罩 , 都符合国家标准」 。 但在视频的传播过程中 , 仍有越来越多民众表示担忧:长期佩戴口罩 , 环氧乙烷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