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从业者年薪200W,“诱人”的职业背后是什么?

高薪的背后是行业大势所趋 , 云原生被认为是云计算的升级 。
文/张从祥
编辑/王小坤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拥抱云原生 , 云原生技术在制造、政务、电信、金融等垂直行业的应用占比也在快速攀升 , 有力地支撑了业务系统重构 。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二级调研员李琰说道 。
作为当下最为火爆的技术之一 , 云原生已经成为提升云计算使用效能 , 推动企业深度上云、用云的关键支撑 , 成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保障 。 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的调研信息显示:在产业规模方面 , 云原生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 , 年均增速超过30%;在技术研发方面 , 云原生技术生态持续扩大 , 现已基本覆盖云原生全生命周期技术链 , 细分领域的技术也趋于多元化;在行业应用方面 , 云原生正在从互联网行业向制造、政务、金融等更多的传统领域延伸拓展 。
行业火热 , 云原生行业的从业者薪资待遇也水涨船高 。 国外方面 , 美国外国劳工认证办公室的2019年永久性和临时性外国劳工薪资披露数据显示 , 云原生架构师(得克萨斯州)的年薪为134600美元至279600美元 。 国内方面 , 在招聘网站搜索“云原生”时可以看到 , 云原生技术人员的月薪在50K左右 。 而国内的云厂商巨头华为也不惜重金招聘人才 , “云原生解决方案架构师”年薪 50W 起 , 最高 200W 。

云原生从业者年薪200W,“诱人”的职业背后是什么?

文章插图

招聘网站截图
既然云原生这么吃香 , 如何理解云原生?云原生与云计算的关系是什么?现在有没有具体的落地场景能支撑?今天 , 咱们就来系统性地聊一聊 。

云计算的下一站?业内有一个共识:云计算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一个新时期 , 这个时期的企业不是考虑上不上云的问题 , 而是如何上云的问题 。 在这个阶段下 , 利用云原生技术 , 开发者无需考虑底层的技术实现 , 只需做好自己的业务 , 就可以充分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分布式优势 , 实现快速部署、按需伸缩、不停机交付等 。
那么 , “云原生”是否是“云计算”的再升级?其实 , 想要彻底理解云原生 , 还是需要将其拆开为“云(Cloud)”和“原生(Native)”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
首先是“云” 。 云是一切的基础 , 为上层应用的运行提供了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架构资源 , 其核心理念是同云计算一样具有弹性和分布式 。 而“原生” , 就是土生土长的 , 即所有的应用程序一经诞生就基于云的环境运行 , 最大程度地释放云计算的生产力 。 如下图所示: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 , 云原生架构主要特征还是体现在容器、微服务、DevOps、持续集成交付这几个方面 。 云原生不是特指某一种技术或产品 , 它更像是一个技术的大杂烩 , 虽然抽象却包含众多 。
云原生从业者年薪200W,“诱人”的职业背后是什么?

文章插图

云原生架构图(来源于网络)
云原生(Cloud Native)这个概念 , 最早由Matt Stine于2013年首次提出 , Matt Stine根据自身多年的架构和咨询经验总结抽象出云原生这样一个思想集合 , 并得到了社区的不断完善 。 在当时 , 云原生包含的内容非常多 , 如DevOps、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微服务(MicroServices)、敏捷基础设施(Agile Infrastructure)和12要素(The Twelve-Factor App)等几大主题 , 他还在2015年出版了《Migrating to Cloud-Nativ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s(迁移到云原生架构)》一书 , 而云原生这一概念也被延续使用至今 。 云原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 随着技术的更迭 , 不同时期对云原生有着不同的定义 。 目前为止 , 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是由云原生基金会CNCF的那一版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