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身教重于言教体现的学习理论


蕴含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身教重于言教体现的学习理论

文章插图
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幼儿时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比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呈现出哪些特点?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幼儿园,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华商报采访了多位幼儿园园长、幼教领域专业人士,听她们讲讲如何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书本
 
“成年人一生的幸福与否都与幼儿时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学前教育部负责人杜蕊表示,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期和关键期,幼儿时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将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例如人生观及生活状态、价值观及奋斗姿态等等 。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书本,身教重于言教 。”西安未央区百巧幼儿园园长张玲玲认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 。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面临的问题一般体现在自理能力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差异上 。“家庭教育工作如果没有做好,孩子入学后会与其他同学产生差异,从而对同学交往、人际关系情感及心理等方面带来影响 。”张玲玲举例阐释:“有些孩子平时在家丢三落四,入学以后就会出现把游戏材料忘在家里或是老师交代要带的东西没带齐等问题 。还有些孩子胆小、怯懦、孤僻,一旦进入集体生活,活动时间需要去卫生间也不敢告诉老师,最后宁愿自己默默忍受 。”
 
“学校教育相比于家庭教育,正式掀开了系统学习的新一页,学习时间长了,纪律多了,任务重了 。如果从家庭教育开始,就注重孩子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么进入集体生活后,就会在惯性作用下顺利适应 。”张玲玲建议家长要为孩子积极适应集体生活做好准备 。
 
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危害幼儿身心成长
 
在张玲玲的从教生涯中,她遇到的最为典型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忽略科学的幼小衔接,盲目强迫孩子学习小学化知识 。”在她看来,科学的幼小衔接至关重要,“如果不接受科学的衔接,会给孩子带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自信心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孩子精神状态差、心理压力大、孤僻或狂妄、身心发育严重受挫 。”
 
张玲玲表示,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 。给孩子提供选择、计划、决定的机会,鼓励他们去探索、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此外,培养学习兴趣也非常重要 。
 
西安唐明宫幼儿园园长康研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她认为概念式的死记硬背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最不可取 。“比如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有规律的,是从动作水平发展到表象水平,最后到概念水平的一个过程 。数学题是可以用多种方法去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记住几加几等于几 。”
 
杜蕊认为,过度严厉或者过于放任都会对幼儿造成一定的伤害 。“过度严格,甚至伴有暴力手段容易让幼儿产生自卑、胆怯、暴力等心理或行为表现;几乎没有规则或原则约束,一味包办代替容易导致幼儿无法无天、藐视规则,缺乏自理能力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