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想吃甜食是缺什么吗 特别喜欢吃甜食是因为身体里缺什么吗?( 三 )


我们家 , 哥哥从一出生到三岁 , 都没有得到一丁点所谓的父爱 。
爸爸因为没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 , 把这份愤怒迁怒于妈妈和哥哥 。
那时候爸爸经常打哥哥 , 妈妈拦着也会一起被打 。
那不是教育 , 是家暴 。
哥哥一夜一夜的被罚跪 , 冬天冰冷的地上 。
一巴掌打到哥哥屁股上就是五个手指印 。
每当说起这些 , 每次 , 妈妈都会哭到颤抖 。
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 , 哥哥已经对很多暴打有记忆了 。
于是爸爸大半辈子都在弥补那三年犯下的错 。
把他可以想到的一切最好的给哥哥 , 但是哥哥30多年对爸爸话很少 , 一直在对爸爸冷暴力报复 。
所以 , 爸爸的补偿行为 , 也让他陷入了一个怪圈里
03.
最好的补偿
是与理想的自己相遇
我们不禁会问 , 难道错过了就不能补偿了吗?当然不是 。
需要 , 是我们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 表现为我们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正因为需要未被满足 , 才会激发我们的动机 , 去努力争取和拼搏 。
我们最需要的心理补偿 , 确切地说 , 就是与自己的理想状态靠近 。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卑情结 , 在它的指引下 , 我们会向自己及周边的环境要 。
我做情感咨询过程中发现 , 就像很多人恋爱 , 会选择一个像爸爸或者妈妈的人 , 以此来补偿内心的需要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只有我们自己才有能力靠近那个理想的自己 。所以 , 面对补偿行为 , 我们可以这样做:
1)正视内心的那份缺失 。
面对一些自己难以理解 , 或者控制不住的外在行为时 , 试着问问自己:我这样做 , 到底会得到什么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内心的真正需求 。
就像我从小因为牙齿自卑 , 不好意思张口说话 , 而当我真正正视它的不完美 , 那时候我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如释重负 。
直视自己的缺失到底是因为不被满足 , 怕被评价 , 还是内在匮乏 。
不对缺失躲躲闪闪 , 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长 。
2)刻意练习 。
我们需要的 , 不是外在行为的补偿 , 而是内在的补偿 , 这种补偿 , 只有通过不断地联系提醒自己 , 才有可能弥补 。
找到缺失是diyi步 , 持续的练习才是最难的 。但只要我们持续去练 , 大脑就会重新建立一套操作系统 , 慢慢形成新的工作路径 。
很多学员疑惑 , 为什么会需要长期咨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惯性 ,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懂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
真正的懂这个道理 , 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去领悟得到的 。
就像是你看了无数关于暴食症的疗愈内容 , 还是会去暴食 。
你的行为惯性会把你拖到以前的轨迹里 , 这就是长期咨询的价值之一 , 就像是现在我们要去南极 , 只是知道目的地 , 甚至你都查好地图路线 , 可是在路途中会有无数的突发情况 , 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应变去处理突发 。
每次电话咨询我都会录音 , 结束后我会把录音给学员自己拿着 , 电话后可以再拿来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