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翰医疗创始人是谁?怎么样?

日前, 一场关于“医智融合·数字健康”的国际产业创新论坛在上海杨浦大创智示范区举行, 100多家来自医院、卫生体系、医疗机构、数字健康平台的医学健康行业专家学者, 探讨医疗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前沿问题 。 论坛上, 一个“医智融合”国际产业联盟正式启动 。
数字赋能医疗, 可以做什么?
数字赋能医疗, 可以做什么?安翰医疗创始人肖国华通过10年探索, 给出了他的回答 。 公司最新研发的产品——一个长得像胶囊的小工具, 可以通过遥控进入人体内进行检查 。 未来, 它或可取代胃镜 。
“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患者到医院做胃镜等很多检查都不可能戴口罩, 这样医生和患者都暴露在感染风险中 。 ”看到这一问题后, 安翰公司开始加急研发并推出这个产品, 让医生和患者无接触地完成检查 。
在做检查的时候, 患者把一颗“胶囊”吞进去, 医生通过遥控这个小设备在人体内运动来进行“探测”, 从胃到小肠都能检查到 。 “胃镜过去是患者生病时才会做的检查, 有了这个设备, 未来可以应用在普通健康检查当中 。 ”
“我始终坚信, 当技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时候, 技术的发展就会找到最合适的方向 。 ”肖国华说 。

安翰医疗创始人是谁?怎么样?

文章插图

互联网医院, 如何从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微医首席技术官李永正讲述了互联网医院从最早的1家增长到目前3000多家的变迁 。 “传统医院和互联网医院的区别是什么?首先, 互联网医院可以把医生碎片化时间整合在一起, 其次, 互联网医院可以跨越距离 。 ”
有的患者在偏远山区, 当地缺乏医疗资源, 有的患者年纪大, 无法到医院看病 。 通过互联网医院的远程会诊, 就可以让医生“到达”山村或老年患者家里完成问诊 。
“互联网医院最大的挑战, 是医患匹配 。 ”作为一家互联网医院, 微医平台上链接了28万医生, 267家基层医院, 服务上百万患者 。 “每一位患者登录平台后, 如何给他们找到最匹配的专家?这就需要把患者画像和医生画像做得非常精准 。 ”互联网医院对一个患者的画像, 往往要实现上百个特征的扫描, 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 完成医患匹配 。
“未来, 互联网医院一定要打通线上和线下的生态链, 从早期筛查到后续随访, 通过大数据形成闭环 。 ”尤其是在慢性病的数字诊疗方面, 互联网医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 “以前人们只有生病了才到医院治疗,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预防 。 未来的医疗服务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 ”
“医智融合”, 如何在国际上形成产业联盟?
论坛现场举办了“医智融合”国际产业联盟启动仪式 。 该联盟致力于建立一个产业上下游、产学研用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及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平台, 推动企业家成长和互助, 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 提升数字健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
仅经过一个月的筹备, 联盟已经聚集了32家首批成员单位 。 联盟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冯晓源说:“传统的医疗行业需要新的力量和智慧来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而跨学科和跨领域合作是医智融合的未来趋势 。 ”
杨浦大创智的“智慧健康产业创造营”第二期开营在即 。 创造营集聚数字健康生态链上的创新力量及行业专家, 以定制课程、领导力沙龙、企业参访、园区支持等多样化形式, 为学员提供认知赋能及资源赋能 。
此外, 杨浦科创集团正在与专业化基金公司合作启动大健康保险科技孵化器, 探索“基金+基地”模式, 整合“大健康+科技”应用场景, 培育一批错位优势突出、有效赋能主业的大健康创新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