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百亿蛋糕诱人 还需跨越数据安全、商业模式的门槛( 二 )


因是无磁钉化方案, 码头建设成本就节省4000多万元 。
【无人驾驶百亿蛋糕诱人 还需跨越数据安全、商业模式的门槛】“目前自动驾驶主要有四类玩家 。
”一清创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詹培勋说, 一类是主机厂, 像小鹏汽车未来也想做无人驾驶巴士;第二类是一级供应商, 像黑芝麻、地平线等提供自动驾驶芯片, 无人驾驶汽车的产业链条很长, 空间很大;第三类是整车技术方案公司, 重在结合好应用端, 这个细分赛道已开始拥挤;第四类是像滴滴这样的平台化公司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认为, L2级自动驾驶功能开始进入市场普及初期, 渗透率逐年递增 。
2021年前三个季度, 中国智能网联L2级乘用车销量318.6万辆, 渗透率21.4% 。
近年来, 中国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合商业创新, 积极探索众多场景的自动驾驶应用服务, 从消费者出行到货物运输、Robotaxi、自动泊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矿山重载、港口物流等多种场景不断涌现, 并形成规模化发展 。
数据安全的挑战凸显不过, 横在自动驾驶面前的“坎”, 仍然是安全问题 。
在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探索分论坛上, 创维汽车副总经理王君宇谈及今年7月去百度总部试乘时速30公里的无人驾驶巴士时仍心有余悸, 他认为只有依靠技术不断完善来增强安全感 。
相比功能安全, 数据安全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技术总监李乐言举例说, 从目前的测试来看, 很多车厂的云平台, 对车主信息的保护做得比较薄弱 。
如, 某个车型, 把用户账号篡改后, 可以获取其他用户的数据, 容易导致大量信息泄露 。
今年, 中国密集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
李乐言介绍说, 2021年3月, 公安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 针对自动驾驶提出征求意见 。
2021年6月发布的《数据安全法》, 提到数据主权问题和数据出境问题, 是智能网联汽车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
此外, 2021年4月,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
2021年8月, 五部委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
2021年9月, 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 。
“最近比较受关注的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升级 。
”李乐言透露,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等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强制准入标准预计将在2022年底发布, 2023年正式实施 。
由于数据安全涉及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柳燕认为, 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 仍需进一步推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 出台实施细则, 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离不开安全的数据交互生态 。
”柳燕还说, 目前汽车产业“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需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可信存证与交互平台, 进而打造开放、安全、可信的数据交互生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相关单位正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评估指南》, 共同推动行业数据安全自愿性评估认证的开展, 以满足行业需求 。
百度Apollo信息安全负责人刘健皓认为, 2021年联合国汽车网络安全法规WP.29已经实施, 加上工信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要求, “预计2023年智能汽车必须通过信息安全准入才允许上市销售、上路行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