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司法改革十大关键词之十|专业法官会议

文 | 本刊采访人员 黄晓云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后 , 各级人民法院均配套建立了专业法官会议机制 , 为审判组织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提供咨询意见 。
2021年1月 ,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完善人民法院专业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完善了专业法官会议的组织形式、人员组成、讨论范围、召开程序、议事规则、衔接机制、配套保障等工作机制 。
专业法官会议 , 是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责任制意见》)的重大创新 。
针对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后出现的类案裁判标准和尺度不统一、法官职业化程度尚待提高等问题 , 《责任制意见》规定了人民法院可以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 , 作为一种非常设的咨询性质的工作机制 , 为合议庭正确适用法律提供参考意见 。
合议庭认为所审理的案件因重大、疑难、复杂而存在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的 , 可以将法律适用问题提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讨论 。
2018年12月 , 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 , 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 , 为健全完善专业法官会议机制提供初步政策指引 。
经过近两年的试行 , 2020年7月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将“类案检索初步过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作为新型审判权力运行体系的基础制度框架 。
为进一步激发专业法官会议的制度效能 , 最高人民法院经深入调研 , 并广泛征求意见 , 在《指导意见》中重点强化了专业法官会议作为统一法律适用平台、审判监督管理平台、意见分歧解决平台的功能作用 , 并与已经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互协调、有效衔接、形成合力 。
对专业法官会议是否属于审判组织 , 多年来争议不断 。
《指导意见》第一条对此进行了厘清:“专业法官会议是人民法院向审判组织和院庭长履行法定职责提供咨询意见的内部工作机制 。
”换言之 , 专业法官会议既非法定审判组织 , 亦非法定诉讼程序 , 只是嵌入审判权力运行体系的内部机制或咨询平台 。
2021年司法改革十大关键词之十|专业法官会议
2021年2月26日 , 上海金融法院召开跨庭专业法官联席会议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案件数量结构存在差异 , 相应地 , 对专业法官会议的功能需求也各有侧重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峥表示 , 中级、基层人民法院由于侧重化解矛盾纠纷、定分止争 , 可以更多讨论具体个案中的法律适用或证据规则适用问题 , 推动绝大多数案件在两审之内公正、高效解决 。
【2021年司法改革十大关键词之十|专业法官会议】高级以上人民法院由于侧重统一裁判尺度、监督指导下级法院 , 应当以研究讨论具有审判指导价值或裁判规则意义的法律适用问题为主 , 并将会议成果作为研究制定司法指导性文件的重要参考 。
所涉议题既可源自本院审理的具体个案 , 也可以是业务条线或下级法院存在较大分歧的类型化案件 。
除审级职能外 , 各地法院在人员案件规模、内设机构设置、法官队伍状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
刘峥提醒 , 适用《指导意见》原则性、授权性规定时 , 法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 , 选择最有利于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功能的适用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