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 , 去餐厅吃饭时扫码点餐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 从最早的一本菜单、到使用平板电脑点餐 , 再到扫码点餐 , 不得不让人感叹“科技改变生活”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 然而 , 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这种改变 , 在如今个人隐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适老化改造席卷互联网行业之时 , 扫码点餐就显得有些不那么合时宜了 。

文章插图
日前 , 腾讯方面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 , 在这一通知中官方提醒开发者自查自纠 , 并且自2022年1月17日起核查发现的违规公众号 , 将会被限制扫二维码打开公众号的能力 。 看起来 , 让消费者积怨已久的扫码点餐乱象 , 终于要得到遏制了 。
事实上 , 扫码点餐能够风靡大江南北、并成为餐饮行业的标配 , 是因为其实在是对商家太有利了 。 扫码点餐意味着点餐这一步骤从由服务员负责变成了客户自己负责 , 在客观上节省了人力成本 , 只需更少的服务员就能满足餐厅的正常运转 , 这无疑是科技代替人力的一个缩影 。
同时 , 人工负责的点餐信息在分发效率上 , 显然也远逊于计算机系统 。 最为重要的是 , 相当多的扫码点餐并非简单的“扫码——点餐——付款”模式 , 而是“扫码——关注公众号——公众号内调出菜单栏——点餐——付款” 。 这种模式之下 , 就需要消费者授权包括手机号、年龄、姓名等个人信息 , 往往还会引导消费者在页面中默认勾选用户协议 , 甚至可能需要接收短信验证码注册会员 , 乃至要求消费者交出定位权限 。
【扫码点餐关注公众号将说再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 ,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其实已经明确规定 , 收集消费者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撤回同意为由 , 拒绝提供产品或服务 。
并且消费者更加关心的一点 , 则是商家收集的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问题 。 不同于互联网厂商 , 用户数据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作用相对十分有限 , 但用户数据本身又是有价值的 。 事实上 , 餐饮企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户数据流出场景 , 餐厅本身或许并不会卖数据 , 但这一系统的开发者可就很难保证了 , 特别是开发点餐系统的门槛可谓是非常之低 。
当然 , 对于不太关心个人隐私的消费者 , 扫码点餐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 那就是体验糟糕 。 通常来说 , 实行扫码点餐的餐厅往往会以处在大型商超等人流密集场所为主 , 但众所周知的是 , 即便是来到了5G时代后 , 通信基站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 这也就意味着人流越密集、接入设备越多的地方 , 信号就往往越差 。
虽然这一问题使用公共WiFi也能解决 , 但在信号糟糕的情况下 , 扫码点餐的体验显然称不上好 , 而例如菜单要刷新半天才能显示出来、点击付款没有反应等问题 , 想必不少朋友都有遇到过 。
而扫码点餐中强制关注公众号所带来的问题 , 微信方面或许早已有预料 , 但这一模式能够得以扩散 , 可能正是因为两者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 使用扫码点餐对于商家来说 , 收益除了上文中曾提到的降低人力成本外 , “沉淀、自建私域流量”无疑也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选项 。
强制关注公众号就意味着商家有了构筑用户社群的能力 , 而通过微信、短信提醒的方式来唤醒用户、提高复购率 , 也是为何这类餐饮公众号总会在周四、周五推送信息的关键 , 为的自然是让消费者周末出门吃饭前先入为主留下印象 , 进而影响用户的决策 。
- 做餐饮的话,大家觉得加盟一个火锅品牌怎么样,旋转小火锅店加盟?
- 退休后,我将一日三餐变一日两餐,长期以往,对身体会有影响吗
- 加盟包子早餐店怎么样,早餐包子店利润有多少?
- 早餐有那些东西不能吃,吃了就危害健康?
- 早餐小吃的利润怎么样,最暴利的摆摊小吃?
- 淘宝店铺怎么批量取消订阅?订阅就是关注吗?
- 如何识破餐饮加盟骗局,如何识破加盟骗局?
- 岩板餐桌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实用?家里餐桌用了1年,谈谈感受
- 韩国grn+的代餐果冻怎么样?好吃吗?
- 想开一家汉堡店,关注了国王之堡,这个汉堡店怎样,味道怎么样,国王汉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