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计是如何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

脂肪在人体内所占的比率称为人体脂肪率 。测量 脂肪率的方法一般有 , 用专门器具夹住皮肤、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厚度法;在水中测量体重后根据比 重推定脂肪量的水中体重法等 。但这些方法由于一来 费时 , 二来操作者可能产生失误 , 三来只有在专门机构 才可进行测量等原因 , 测量脂肪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但近年,出现了 一种在家里就可以简单地测量脂肪 率的工具 , 这就是带有脂肪测量装置的体重计 , 只要站上去 , 在测量体重的同时 , 它还会告诉你脂肪适中还是 超标了 。体重计是如何测量体内脂肪含量的呢?成功 研制这种体重计的日本体重科学研究所的佐藤等先生 介绍了其中的原理 。
“体内的脂肪几乎是不导电的 , 而大量包含在肌肉 中的水分却具有导电性质 。对电流的阻抗称为电阻 , 通过测定体内的电阻值 , 可以推算出脂肪及其他肌体组织 的分布比例 。利用这一原理 , 在测量体重时 , 从脚掌接 入微弱的电流 , 测定体内的电阻值 , 然后将计算出的数值 与目前被作为标准算式的水中体重法的数据进行对比 , 就得出体内的脂肪率了 。
”具体来讲 , 就是通过测量肌肉、骨豁、内脏等脂肪以外的体内组织的电阻 , 计算出它们的 重量 , 然后用体重减去这部分重量 , 就是脂肪的重量 , 脂肪量除以体重再乘100,就是你的脂肪率了 。可是 , 饭后或是饮用大量的水后 , 人的体重会增加 ,  体内的水分也会增加;相反 , 大量出汗或是拉肚子时 , 体内的水分就会减少 。
这样即使在同一天内 , 人体内的水 分也会有多有少 , 分量不一 。采用电阻法来测定时 , 其 电阻值不也会前后不一致吗?对此佐藤先生解释说:“体内水分增加时电阻就会 减小 , 水分减少时电阻就会增大 , 此外 , 电阻还会随体温变化而变化 , 体温高时电阻小 , 体温低时电阻大 。
由于 人是不可能经常保持同一状态的 , 所以 , 即使使用同样 的机器测定 , 也会产生若干误差 , 这应该是可以理解 的 。”综其所述 , 用体重计来测量脂肪率时 , 应尽量使用同一台机器 , 尽量在相同时刻、相同条件下进行测量 。
【体重计是如何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

体重计是如何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