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 教你如何进行有效养生

养生,就是治未病,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并顺应自然规律来保养身体,解放精神,健全生活,延长寿命 。
中医养生学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智者养生,就是能够让自己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顺应四季气候的冷暖变化;同时又注意调节情绪,没有过份的喜怒波动,并安心于日常平淡的生活,性格上努力做到平和,既不刚愎自用,也不优柔寡断,刚柔自如,没有偏颇固执 。做到这三点,就会五脏神安,六腑气调,经脉通畅,皮肤致密,而致病的邪气也就无从侵入,自然可以健康长寿了)在养生学中,最为简便易行的养生方式莫过于足浴了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足浴又称泡脚,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中医经络理论也认为,五脏六腑自足三阴经(脾、肝、肾)始,踝部以下有66个穴位 。在中医看来,热水泡脚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一样,有推动血运、温煦脏腑、健身防病的养生功效 。

中医养生学 教你如何进行有效养生

文章插图
中医养生误解误解1: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正解:西医把身体当做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下 。而中医把身体和精神当做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不适状况也就治愈了 。所以在预防方面更有优势 。而调整的途径除了内服中药,还有药物外敷、冥想、芳香疗法、药浴以及心理疗法等 。
【中医养生学 教你如何进行有效养生】误解2:养生是老年人的事
正解:千万别以为养生仅仅是为了长寿,或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 。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 。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 。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必需的功课 。
误解3:轻微不舒服就要去医院治疗
正解:频繁看病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吃药还有副作用 。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所以要健康,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是第一 。懂得一些居家的中医保养知识,既能防患于未然,即使有轻微不舒服,也能自行调养恢复健康 。
中医养生学 教你如何进行有效养生

文章插图
中医养生的平衡理论①环境平衡:一切健康长寿的生命,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 。要保护适宜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创造适宜人们生活的小环境 。人与环境失衡,便会生病,甚至不能生存 。
②营养平衡:要调和五味,不偏食 。营养平衡,才能使人均衡发育生长 。
③动静平衡:《内经》上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
④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精神崩溃会导致身体崩溃 。生气和忧郁可以使人生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