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价直接翻五倍,凉山小樱桃借力新电商从"平民"变"贵族"( 四 )


|产地价直接翻五倍,凉山小樱桃借力新电商从"平民"变"贵族"

文章图片

△赖建峰拼多多店铺的水果都通过顺丰冷链从产地发货 , 一天要装3-4车 。 吴小川 摄

把大凉山的好水果推介给全国消费者
春秋三百天 , 四季养生地 。 独特的自然条件 , 成就了德昌的丰富物产 , 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 对于赖建峰这样的电商新农人来说 , 做电商是幸福的 。 “过去做种植 , 我只能凭一个人、一户人的力量来种出好水果 , 现在有了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 , 我可以帮助更多的种植户把家乡的好水果推介给全国的消费者 。 ” 赖建峰说 。
事实上 , 在农产品零佣金的基础上 , 拼多多首创农地云拼模式 , 实现拼购+产地直发 , 进一步实现了消费需求和产地的对接 。 赖建峰的想法 , 与拼多多平台的目标 , 颇为契合 。
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 , 正是代表了德昌的物产丰富 , 但也因为种类多 , 每种水果的量并不大 。 德昌本地人有些无奈地说 , 现在要在本地市场上买到品质好的水果太难了 , “几乎都被电商买走了 。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电商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
电商的普及也改变了农民的意识 。 以角半村为例 , 已有约六分之一的樱桃成规模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 此外农户还会通过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和照片进行点对点销售 。 参与到电商环节的采摘、分拣、打包的村民 , 在农忙时节还有不少额外收入 。

|产地价直接翻五倍,凉山小樱桃借力新电商从"平民"变"贵族"

文章图片

△拼多多店铺“傈珍特产”工人在仓库分拣打包 , 最近每天都要发上千件水果 。 吴小川 摄

在德昌 , 电商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扶持和鼓励 。 据德昌县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长李沛介绍 , 自2015年以来 , 德昌县持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 动员农户在网上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 , 开展电商购销业务 。 2017年 , 依托该项目 , 德昌县建立了县一级的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 , 配套了涵盖企业孵化、培训指导、产品展示、产品分捡等功能的服务体系 , 累计培训指导1600余人 , 居民对电商的认识和参与度也不断提高 。
同时 , 依托省级电商示范县项目 , 德昌县还建立了80多个电子商务站 , 覆盖全县乡镇 , 帮助工业品下乡 , 农产品上行 , 同时也发掘了不少“为企业所需、为社会服务”的电子商务人才 , 为全县电商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