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价直接翻五倍,凉山小樱桃借力新电商从"平民"变"贵族"

“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樱桃 , 前年才卖34块一斤 , 去年最高的时候卖到了20多 , 涨了好几倍 , 今年竞争激烈 , 上市价也卖到了15块左右 。 ”说起本地小樱桃这两年迎来的变化 , 农户王长友是喜悦的 。
王长友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德州镇角半村 , 村子是闻名遐迩的“樱桃之乡” , 主要种植中华樱桃 。 但过去受交通不便、包装运输难度大、品牌知名度低等因素限制 , 村里的樱桃长期以来都愁卖 。
同为果农出身的70后德昌人赖建峰 , 则转型成为一名电商新农人 。 四年前他开始接触新电商平台拼多多 , 并于2021年上线小樱桃 , 日销上千单并跻身平台畅销榜单 , 成功帮助王长友等种植户打开樱桃销路 , 使大凉山小樱桃迅速成为平台爆品 。
伴随电商进村 , 德昌县的樱桃、桑葚、枇杷等特色水果打通线上通道 , 不仅走出川渝 , 远销全国各大城市 , 产地价也实现了数倍增长 , 极大提升了农户种植积极积性 , 使水果产业成为真正的富农优势产业 , 电商也无形中提升了德昌特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角半村成为当地知名的新电商村 。

|产地价直接翻五倍,凉山小樱桃借力新电商从"平民"变"贵族"

文章图片

△樱桃上市季节 , 德昌县角半村村民们迎来丰收 , 产地价高达15元一斤 。 吴小川 摄

数十年种植史 , 中华樱桃不如外来车厘子?
四月中上旬的德昌天高云淡 , 此时 , 正是漫山遍野的果桑和樱桃开始成熟的季节 , 桑葚黑如宝石 , 樱桃红似玛瑙 , 村民们忙丰收 , 而上下山的路上都是运输水果的车辆 。
王长友家雇了本地工人采摘樱桃 , 他家共有五亩地 , 种了约两三百棵樱桃树 , 树龄老的有十几岁的 , 也有新栽的 。 目前正在采摘第一批成熟的樱桃 , 其中品质最好的一批果子单价卖到15元左右 , 按照去年的经验 , 算下来今年可以卖三万元左右 。
得益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 德昌县年均日照总时数2356小时 , 无霜期300天以上 ,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 水土丰饶 , 这也使得德昌县几乎每个月都有新鲜水果成熟上市 , 包括樱桃、桑葚、草莓、枇杷、葡萄、芒果、优质桃、半边红李等 。
中华樱桃正是德昌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 , 全县种植面积近5000亩 , 产量3000吨左右 , 种植历史长达数十年 , 海拔1400-2000米的角半村正是其主要分布地 。 与外来品车厘子不同 , 角半村所产的中华樱桃肉厚皮薄、味美甘甜、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 是樱桃中的上佳之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