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投资正在“变天”


全球科技投资正在“变天”

文章插图

全球科技投资正在“变天”

文章插图

为什么偏偏是游戏?一方面 , 作为元宇宙“内容”的核心 , 游戏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这个意识模糊的概念 , 一个形象客观的理解方式 。 科技对于大部分人而言 , 可能在某些时候过于虚幻 , 游戏就是元宇宙在现实世界一个恰如其分的落脚点 。 另一方面 , 元宇宙依托沉浸感所要求的硬件市场 , 真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 在海外 , 扎克伯格先下手为强 , 信马由缰地在整个领域圈了一片又一片 , 据悉 , Meta共投资了24家涉及元宇宙的公司 , 多数以VR/AR硬件有关的创业公司为主 。 IDC预测 , 2021年全球VR虚拟现实产品同比增长约 为46.2% , 且未来几年中将保持高速增长 , 2020至2024年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8% 。 可单纯就技术来说 , 虚拟硬件远远达不到资本所期待的程度 , 在当前的5G环境下 , 多数设备一旦运行时间过长 , 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视觉眩晕 , 尤其元宇宙的世界架构过于宏大 。 国内方面更是如此 。 2016年是VR/AR元年 ,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 , 当年中国相关项目的融资事件达120起 , 累计融资额近25亿元 , 但仅仅相隔一年之后 , 热度就烟消云散 。 国内的虚拟硬件起步本来就晚 , 曾经整个行业出货量最多的并不是哪家被资本捧在手心上的创业公司 , 而是大名鼎鼎的“华强北” 。 2016年 , “每日经济”的一篇文章中报道过 , 在华强北经济大厦里 , 只有几平方米的的VR设备店铺随处可见 。 档口高峰时期 , 一款VR手机盒子的平均日零售销量能达到1000台 , 进一步分销到渠道的数量则能达到10000台 。 深圳OEM厂最大月出货量能够实现50万台以上 , 中等出货量在20万-30万台 , 甚至不少订单来自海外 , IDC机构的调查显示 , 当年世面有95%的VR设备来自华强北 。 即便是过了这么多年 , 这个行业也没有成熟太多 。 以被字节跳动收购的Pico为例 , 根据IDC报告显示 , 2020年Pico位居中国VR市场份额第一 , 2021年3月完成2.4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 去年5月 , 该公司发布了新品 , 开售24小时销售额便破千万 。 看似场面火爆 , 但是一台定价两千多的VR设备 , 千万的销售额在实际上不过仅有五千台而已 。 硬件不行 , 内容来凑 。 这无疑是目前全球科技巨头偏爱游戏的主要原因 , 无论是技术成熟度 , 还是用户与内容的适配性 , 游戏都成了切入元宇宙的最佳路径 , 而这背后正是硬件条件失语的必然结果 。
全球科技投资为何突然“两极分化”?美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 , 全球科技产业正在从一个囤积利润的时代转向一个再投资时代 。 这句话毋庸置疑 , 大洋两岸在投资市场上几乎都成了科技巨头们的金钱秀场 。 数据显示 , 美国前十大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在五年之内增长了两倍 , 高达1600亿美元 , 如果将并购与入股小公司的交易一起计算在内 , 这一数字则攀升至2150亿美元 。 无独有偶 , 国内截止2021年8月底 , 整个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中互联网行业占到了21% 。 国外收购行为最激进的唯微软莫属 , 自2016年起 , 微软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并购行动 , 2020年 , 微软收购了九家公司 , 2021年有14家 。 谷歌2020年进行了8次收购 , 2021年也进行了5次公开收购 。 投资业务俨然成了科技巨头商业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国内的相关资料显示 , 2021年全年 , 互联网主流CVC发生了近千起投资事件 , 腾讯、小米、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在2021年分别投资298起、124起、76起、70起 , 腾讯2020年年报显示 , 合营、联营公司的投资资产总额达3152.58亿 , 占总资产的29.76% 。 但2022年以后 , 全球科技投资的动向明显开始两极分化 , 1月份 , 微软与字节跳动的对比已然能说明问题 。 而巧合的是 , 2022年1月10日 , 张勇宣布退出微博董事会 , 去年12月 , 腾讯以派息的方式减持京东 , 阿里也接连退出了芒果超媒在内的多家媒体 。 此消彼长 , 看上去颇令人费解 。 事实上 , 全球两派科技大厂在同一时间段突然相互背离 , 与彼此当下所处的大环境有直接关系 。 首先看国内 , 走过投资红利爆炸的年代 , 科技大厂的投资意义正在逐渐消亡 。 2021年第三季度 , 互联网企业财报普遍大幅度下滑 , 而造成这种惨烈状况的原因正是资本无序扩张 , 以百度为例 , 2021年第一季度 , 因为快手 , 百度获得净利润256.5亿 , 可惜随着快手市值蒸发 , 2021年第三季度 , 曾经对快手的投资让百度当季净亏损165.59亿 , 再加上爱奇艺、知乎 , 百度负重难行 。 同样的 , 2021年上半年 , 京东物流、每日优鲜、水滴、知乎在内的13家上市企业不断浮亏 , 严重影响了腾讯去年的业绩 。 此外 , 2021年互联网反垄断如火如荼 , 全年有39家企业被喊话 , 9家企业被罚 , 共开出200亿罚单 。 回望去年一整年 , 国内互联网投资既热闹 , 又惨烈 。 新的一年 , 折腾够了的资本们不得不与民休息 , 停下来静观其变 。 而国外恰恰相反 , 坦白来讲 , 微软们根本没有停下的机会 。 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 , 技术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国家受全球价值链供给冲击的影响就越大 。 作为全球第一科技大国 , 美国科技产业在这两年里受到了全球价值链供给的严重冲击 。 据《纽约时报》报道 , 受疫情影响 , 美国股市一度暴跌 , 苹果、微软、亚马逊、Facebook、Alphabet等市值总共损失了逾1万亿美元 。 再者 , 从2020年开始 , 美国的主要景气指标就一再走低 , 2020年10月份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39.8 , 比上月大幅下降了6.6个点 。 据英国共识公司预计 , 2020年第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长2.0% , 比上季度放缓0.5个百分点 。 科技大厂们的扩张至少可以暂时缓解美国的经济僵局 。 路透社在之前报道 , 苹果的新总部就曾为全美创造了13000多个岗位 , 在美国巨头投资版图分布中 , 五分之二用于无形资产 , 三分之一用于实体工厂 , 其余用于交易 。 还有一点 , 大型科技公司投资可以降低其在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 2018年 , 谷歌、亚马逊、苹果、Facebook、微软和Netflix的自由现金流(投资后剩下的现金)在美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就略有下降 , 大约只剩0.6% 。 一动一静 , 纵观全球科技投资进程 , 这是极其罕见的一幕 , 但在泾渭分明的局势下 , 两边何尝不是都在盼望着能逆境生长 。 【钛媒体作者介绍:道总有理 , 曾用名歪道道 , 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 。 同名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 。 本文为原创文章 , 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