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偷袭与逆袭( 二 )


02 龙虎相争, 微信支付三板斧:红包、滴滴与美团然而, 孟子说得好: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 3Q之战, 让强者大, 腾讯受益匪浅 。 痛定思痛之后, 腾讯一边巩固内功, 利用已有的QQ用户、流量、社交基础, 充分发挥张小龙的天才与智慧, 打造微信, 提高综合生态技术含量、用户体验及场景闭环立于不败的金城汤池;一边通过对外投资广结善缘多交盟友, 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打造支付刚需且高频的线下场景, 兼收并蓄中从容不迫地攻城略地 。 很明显, 3Q大战之后, 腾讯从杀气腾腾到和气顺逊, 从围追堵截打歼灭战到八方风雨养护城河, 从斩首砍头到修真淘宝 。 可以说, 3Q大战之后腾讯的王者荣耀里, 明显有红衣教主周鸿祎的功劳, 马化腾没有理由不感谢、尊重与周鸿祎的生死搏杀 。 在支付宝成为线上支付领导者的时期, 腾讯财付通也具备第三方支付牌照 。 虽然是市场第二名, 其实并无存在感 。 2014年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市场占有率高达82.3%, 第二名财付通仅有10.6% 。 也许是领先的时间太久, 拔剑四顾心茫然, 看起来天下没有对手, 这时候最容易放松警惕, 最容易卧榻之旁, 纵容他人酣睡 。 2013年, 随着支付宝的发展, 腾讯也看到了电商支付背后的巨大市场, 再加上腾讯公众平台、朋友圈、表情商店、游戏等线上产品的发展, 线上线下都需要借助移动支付平台来完成, 于是微信支付就顺应时势而生 。 总结来看, 微信支付能与支付宝相持不下平分秋色, 无非三板斧:红包、滴滴与美团 。 第一板斧, 红包 。 微信红包的社交属性给微信支付带来了第一次爆发式增长, 2014年除夕一天的微信红包收发量就达到142亿次 。 微信红包一夜之间干完了支付宝花了10年干的事情, 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 。 如果说发红包只是在支付宝的一统江山里另辟细分市场, 虎口拔牙, 那么触及到小微商户, 是深入支付宝的核心命脉, 两虎相争, 必不可免 。 真正让移动支付全面覆盖线下消费场景, 推动我们迈向数字化交易生活的, 是二维码 。 扫码支付逐渐成为下至路边摊贩, 上至星级酒店最常见的支付方式 。 更为重要的是, 微信支付让水果摊、小餐馆这些不具开发能力的小微商户也能体验收款通知、简易对账等服务, 享受移动支付的红利, 帮助商家更好地经营店铺 。 第二板斧, 滴滴 。 打车之战, 实际上是支付之战 。 滴滴的订单一度占到整个微信支付总量的88%, 为了避免滴滴服务器挂掉, 程维一个电话, 马化腾会连夜组织人力, 为滴滴准备好1000台服务器 。 微信支付有了滴滴, 如虎添翼 。 一战之下, 仅仅1岁的微信支付以14亿元人民币的补贴为代价, 将微信支付的用户数拉升至1亿 。 同样的成绩, 支付宝花了4年时间 。 这一战的成效卓著, 是因为时机成熟了 。 腾讯意识到, 自己手握的巨大流量、能力与资源可以通过投资生态, 将优势进一步地拓展 。 第三板斧, 美团 。 在腾讯入股京东的时候, 时机尚未成熟, 微信支付还很弱小, 无法提供生态伙伴更多的基础能力 。 一年多之后, 腾讯投资美团点评时, 微信已经有了线下扫码支付、钱包入口等能力, 可以更好地支持生态合作伙伴 。 美团如今已经是微信平台上支付笔数最多的公司之一, 也是微信支付最大的第三方服务商 。 微信支付赋能美团, 美团则帮助微信支付在线下迅速完成了势力扩张, 接入了各类商业业态的末端 。 作为电商领域新一代重要创始人的代表, 黄峥不认为自己属于腾讯系, 但他不得不承认, 如果支付宝一统江湖, 拼多多的杭州友商不会这么容易地就让它崛起 。 同样的境遇也适用于王兴和美团, 如果这个世界支付宝一家独大, 王兴可能不会说:腾讯不管是创始人的个性、整个团队的气质, 还是业务战略, 它是能更好和别人结盟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