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偷袭与逆袭( 三 )


03 群雄逐鹿, 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和平也似乎四海宴安2020年, 新冠大规模爆发, 带来了危机, 也带来了支付群雄逐鹿央行一锤定音、消除争战、一统支付的新时机 。 腾讯与阿里巴巴两大巨头之间的支付战争, 几乎将所有消费者、商户、交易型平台席卷其中, 每年投入20亿以上的火拼后终于达成平静 。 只是暂时的平静期里, 随着新玩家的密集布局、支付市场的诸多变化持续发生, 平静似乎已被打破 。 2020年1月, 拼多多通过收购付费通, 获得支付牌照;8月, 字节跳动通过关联公司完成了对合众易宝的并购, 获得了互联网支付牌照, 并先后申请了“抖音支付”、“字节付”等商标;9月, 携程通过上海国企东方汇融, 获得支付牌照;11月, 快手通过收购易联支付, 获得支付牌照;2021年3月, 华为全资收购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 获得支付牌照 。 拼多多、字节跳动、携程、快手、华为都通过曲线方式拿下了支付牌照 。 更早之前, 美团、滴滴都已分别拿下支付牌照, 京东起步更早, 2012年收购网银在线获得第一块支付牌照, 2020年9月又以16亿收购快钱, 再入一张支付牌照, 支付牌照已然成为互联网大小巨头的标配 。 尽管新的战火一触即发,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作为中国前两大移动支付平台, 依然稳稳占据94.4%的市场份额 。 根据最近发布的《2020年度移动支付企业影响力榜前十强》报告, 美团支付已然跻身排行榜的第三名, 成为移动支付平台的后起之秀 。 一方面, 腾讯、阿里两巨头暂时表面平静的偃旗息鼓之后, 在这两巨头资本运作及战略攻防的游戏背景之下, 又有多家大小巨头纷纷开启支付领域的新战国风云时代 。 另一方面, 央行明确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 力图消弭战争的氛围, 消解支付之战的壁垒和界限, 同时全面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和政策落实, 全面提高交易活动的便利性与透明度, 提升央行对数字货币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 。 腾讯公开了一项研究数字资产与数字货币交易的专利;支付宝参与了法定数字货币技术和硬件研发、发行和支付通道技术工作 。 从支付宝一家龙头独大, 到微信支付参与龙虎相争, 再到群雄并起中原逐鹿, 央行则从顶层架构层面消除垄断格局及大规模支付战争的根源 。 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和平也似乎四海宴安 。
04 巨头财经的思考, 即使不想争, 支付也不得不争无论是直播、电商、打车、外卖, 支付都是最核心的 。 支付领域的双寡头模式注定了所有行业的大小巨头, 只要想流量变现, 都得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 而且都是有手续费的 。 以微信支付为例, 不同行业收取的手续费是不同 。 据报道, 餐饮购物行业手续费通常为千分之六, 金融行业为千分之二, 而如网络媒体行业, 微信对商户的手续费则高达百分之一, 但是对证券交易所等中介机构, 手续费一般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 。 普通用户转账收取的手续费则为千分之一 。 群雄并起争做支付, 一方面是想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一方面是自家流量还要买路钱, 即使不想争, 也不得不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