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作品中的“边城”是指哪里?


沈从文作品中的“边城”是指哪里?

文章插图
沈从文小说《边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纯净的湘西人物、风景图,因为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所以后人都以为他笔下的边城就是凤凰,其实不然 。
《边城》开篇即是这样一段文字:“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
茶峒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在苗语中是汉的意思,峒是平坦的土地 。茶峒旁边有一条河叫花垣河,是酉水的支流,也是小说里翠翠和爷爷摆渡的地方 。
茶峒位于湖南、四川(今重庆)和贵州交界处,所谓的鸡鸣三省之地,茶峒是当年湖南入蜀进黔的必经之地,四川和贵州的土货也经茶峒的码头上周转,运往外地 。1980年代初,导演凌子风将《边城》搬上了银幕,引起了巨大反响,据说有好几位女子都自称是当年的翠翠 。据当地乡民介绍,爷爷去世后,翠翠没有等到二老回来,后来嫁到贵州那边去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边城百姓的一种美好想象而已 。
研究《边城》和沈从文的人都知道,《边城》是明写茶峒实写保靖 。沈从文心中的边城是酉水边的保靖,只是在小说中借用了茶峒的名字 。
保靖是湘西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小说中的“厘金局”、“老参将衙门”在这里都能找到影子 。当时湘西土著军阀陈渠珍的总部就设在保靖 。1922年2月,沈从文到陈渠珍身边做了一名书记官,说是书记官,其实更像是书童,他帮陈渠珍整理书房里的书画、铜器、瓷器、碑帖和古书 。陈渠珍虽是武人,却常以儒将自诩,每天zhi学和zhi事的时间差不多 。沈从文在这里学了很多东西,以至于后来他将保靖称作“学历史的地方”——1949年后,沈从文以研究古代文物和服饰而知名,与他的这段经历不无关系 。
沈从文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1924年9月,他离开了保靖,去了北京 。
以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了,在此不再赘言 。
【沈从文作品中的“边城”是指哪里?】谢谢阅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