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得了盆底肌功能障碍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得到改善的?( 三 )


2.电刺激
通过刺激肌肉唤醒机体本体感受器 , 使肌肉被动进行锻炼 , 从而促使肌肉主动收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 , 使排尿受到抑制 , 而将尿液储存于膀胱 。
3.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
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 , 提示盆底肌处于正常或异常活动状态;使女性在zhi疗期间能够了解盆底肌训练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 并设有多个生物反馈模块 , 如建立咳嗽-肌肉收缩反射(控尿A3反射)、肌纤维生物反馈、膀胱生物反馈、性功能生物反馈及场景反馈等 。
4.家庭功能康复器
家庭功能康复器是1985年P1 evonik提出的主动强化盆底肌的一种zhi疗仪器 。通过将从轻到重不同重量的球囊样康复器置于阴道进行收缩训练来锻炼盆底肌 , 简便、安全、有效、无副反应 。
5.行为训练
对于尿失禁患者 , 还需要规范排尿次数及时间 , 有尿频、尿急的女性 , 实行饮水计划 , 将排尿时间定时 。比如晨起排尿后 , 再次出现尿意 , 先忍忍 , 坚持憋尿约15分钟再排尿 , 慢慢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 逐步将排尿间隔时间延长至2~3小时1次 , 循序渐进地増加膀胱的容量和改善膀胱的控尿能力 。
6.饮水管理
对于尿失禁的女性 , 不能因为害怕漏尿而不饮水 , 饮水量及进食量能直接影响排尿的次薮及尿量的多少 , 所以 , 正确的饮水指导至关重要 。一天的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 除去每日三餐的汤水 , 分6~8次饮水 , 每次饮水量200~250毫升 , 睡前2小时不饮水 。
7.排尿日记
对于尿失禁有漏尿、尿急的患者 , 需做好排尿日记 , 从早晨起床开始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及量每次饮水、饮食量 。通过监测饮水和排尿情况 , 了解膀胱功能 , 方便就诊时给医生提供详细信息 , 同时也可以通过规律的饮水及排尿 , 找到最佳的排尿时间 。
8.尿急功能性训练
对于尿失禁、尿频、尿急的女性 , 训练膀胱充盈时控制尿的能力 , 在听到流水声、双手浸在冷水中时、咳嗽、打喷嚏即有尿意者 , 训练盆底肌在腹压增高时能反射性快速收缩 , 强化在尿急的情况下盆底肌收缩的能力 。
情绪管理目前大量女性遭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苦女性应学会针对自身不同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学会调整情绪 。
(1)积极面对疾病:首先要通过专业指导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知识和预后 , 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 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 。
(2)消除自卑心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往往可能涉及一些生殖系统和性生活的隐私话题 , 患病女性往往在疾病初期感到羞愧进而岀现紧张、自卑心理 , 一般在临床症状严重到迫不得已时才就诊 , 应多与专业人员沟通和交流 , 以自信的状态接受和配合zhi疗 。
(3)消除焦虑、抑郁、多疑的心理:对于女性比较严重的盆底障碍性疾病 , 尤其是慢性盆腔疼痛长期的困扰 , 子宫脱垂对生活的影响 , 尿失禁及大便失禁的尴尬和苦恼等 , 容易导致心理改变 , 如焦虑、抑郁、多疑、担忧、紧张、害怕等 , 此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康复科医生zhi疗 。同时调整心态 , 积极面对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何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形式多样 , 对女性日常生活质量及人际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关键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