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中班的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二 )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有个小朋友开学后每天都哭上一阵子,老师劝他等于没听见,只顾自己哭 。午饭也没吃,午睡时又开始边哭边说想妈妈,这时,我把本班一个较独立的丽丽和他玩玩具,聊天 。等他平静下来,我就对他说:“孩子,丽丽棒吗?”他说:“棒!”我乘此机会说:“你不知道吧,丽丽在幼儿园从来没哭过,你想也成为他那样棒的孩子吗?”他点点头 。以后几天,他也会偶尔哭,但是只要提到丽丽,他就会安静下来 。效果比老师枯燥的劝慰好多了 。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反复练习,练习的越多,动作和习惯就越巩固 。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进餐、睡眠、梳洗、生活自理等方面掌握技能、养成习惯,形成一系列好的、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强化,使之成为孩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自觉行动 。
当然,这当中需要教师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为孩子的一生默默耕耘 。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家长应当配合幼儿园的老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许多家长不再只关心孩子学多少知识,而更注重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看、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了思考问题,我们可以带孩子到外面去接触社会,远足等活动,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可以请每个小朋友都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我想每个孩子都会说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会说,可以拿他记录的符号,引导他说 。然后,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倾听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学会理解别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又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时时可刻刻需要成人的关注 。有时,老师或家长说话时,孩子就喜欢抢着说,我们班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我们经常指令孩子进区的要求,要轻轻的进区,自己做自己的工作,听到音乐,收拾材料,然后安静的坐到这里来 。这样有好的效果,但过几天后,又跟原来一样,所以,倾听习惯不好,教师的工作会更累,一定要时刻提醒孩子,说多了,孩子记住了,成了习惯,还有队认真安静倾听的孩子,要及时的表扬安静倾听的孩子,孩子们为了想得到表扬,都变的安静倾听了,倾听的习惯慢慢好转 。接着,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和读的习惯 。家长可以每天讲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完故事,自己也来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并且可以让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从而养成良好的说和读的学习习惯 。还有,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 。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多少字,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 。很多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在家常喜欢玩电脑、看电视,画画或者书写数字的时候眼睛离作业本特别的近,家长为此也十分的担忧 。我们在幼儿园内及时的加以提醒和指导,并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孩子们渐渐的养成了书写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离,习惯比较好 。除了在幼儿园,我们还鼓励家长一起配合,孩子在书写数字或者是画画的时候,家长要在旁边细心的观察和提醒,教育孩子书写或画画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另外,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养成遵守幼儿园各种规章制度、课堂纪律的习惯 。建议家长在开学时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尽量让孩子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开小差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让孩子养成乐于交往的习惯,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 。而这些孩子更经受不起挫折 。因此,家长应该多让孩子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活动,也要鼓励孩子多与邻居、同学交往,与大人交谈,遇到困难不气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命运 。最重要是培养他们做事专注、投入、独立思考问题、大胆发问等心理素质,教师和家长都要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成绩,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家长耐心的指导和督促 。面对大班的孩子,马上要毕业进入小学了,培养大班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观重要,需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重视,家园共育,达成一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