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是不是真的准,有没有别的影响因素?( 二 )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毕竟很少,而且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改变,因此,这就要求父母抓好早教,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具备征战一生的能力和资本 。卡斯比教授曾经强调说:在0~3岁,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孩子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也就是说,此时父母的行为准则就是模板,它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所依据的行为准则 。父母不但要在这个时期关注孩子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早教,但是更多的人只着重于对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看到孩子心理模式的发展,也不关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致使早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拔苗助长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结束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0~7岁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程度 。父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