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投降后,李鸿章为什么要食言杀俘虏呢? 太平天国末李鸿章有多少兵力( 二 )


李鸿章一边安慰郜永宽等人放宽心,敕封的诏书马上就会到,而另一方面,他的淮军则立马换防投降的太平军,并且在当天晚上,李鸿章设宴招待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庆功”晚会 。
在酒席上,李鸿章高度评价了八王的“弃暗投明”,一开始晚会的气氛十分融洽,待到酒过三巡,李鸿章话锋一转,开始痛斥他们背主求荣的恶行,此时郜永宽等人突然酒醒,赶紧跪在地上磕头,李鸿章则不屑的说道:“如果你们现在大骂我李鸿章背信弃义,也许我会考虑放了你们,看到你们如此卑躬屈膝,就一个也不能饶,左右何在,推出门外立即斩首!”
就这样,这八个反王在谭绍光死的当天就被李鸿章杀死,同时在城内早已准备好的淮军对太平军展开了疯狂的屠杀,一时间苏州城血流成河,仅被杀的降卒就有两万人,死于非命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
李鸿章为何孤注一掷坚决杀降?李鸿章杀降的消息传到北京,一时之间让京内对他不满的言官找到了口实,他们不断给慈禧上书,要求严惩李鸿章的行为,而慈禧并没有作出任何批示,这些奏章全部石沉大海 。
而作为当时人的李鸿章虽然知道这是慈禧在保护他,但他觉得仍然有必要向太后陈述自己这样做的目的,他在给慈禧的密折中大致这样解释道:一、当时苏州城内投降的人很多,臣兵力有限,怕日后控制不住局面 。
二、八个反王仗着投降的功劳便狮子大开口,朝廷现在举步维艰,臣担心满足不了他们的请求,他们会降而复叛 。
三、太平军身在曹营心在汉,已经投降大清,却不同意剃发,祖宗家法不可废,不能开这个先河 。
其实,李鸿章在进城之前就已经打定了杀降的主意,不论八个反王求饶与否,都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其实在我看来,李鸿章还有一个难言之隐 。
太平天国的队伍中充斥着许多投机分子,他们不是迫于生计而造反,而是觉得能在乱世中能大捞一笔,因此这些人毫无气节与忠义一说,为了利益他们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 。
前不久,在攻打太仓的时候,太平军也曾经提出过投降,等到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前去受降的时候,太平军突然反叛,李鹤章差点死在了乱军之中,这让李鸿章心里极为记恨 。而且从起义到现在,太平军诈降的场面不胜枚举,实在让李鸿章太过于头大 。
另外,李鸿章想着力打造的淮军,他希望手下的人对自己忠诚,像这种背主求荣的人,李鸿章实在不敢信任,也许哪天自己失势了,他们也会像对待谭绍光一样的对付自己,虽说对朝廷有利,但对自己而言,无疑是在自己的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苏州已在自己囊中的情况下,李鸿章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
【太平天国投降后,李鸿章为什么要食言杀俘虏呢? 太平天国末李鸿章有多少兵力】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150多年,苏州的杀降案一直让后人诟病李鸿章,并非为八个反王鸣冤,实在是为苏州城的百姓遭到灭顶之灾而感到痛惜,无论如何,李鸿章在苏州终将会留下一个“死神”的恶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