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从哪里来,历史起源是什么?( 三 )


缅甸人从哪里来,历史起源是什么?

文章插图
(二)特殊的人群构成
导致闽语和其他地区方言差异巨大的次要因素 , 则是凝聚的使用人群构成比较特殊 。这有必要简单讲一下附近地区历代居民的人群特征 。
图3:闽越国祖庙遗址 。
自史前时代至周代中后期 , 福建地区的居民以闽越族为主体 。该部族和当时江东的吴越、岭南的南越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 , 基因图谱同近现代的高山族类似 。这批原住民奠定闽语的底层部分 , 从语言学分析发现与现代南岛语系比较相似 。所以 , 虽然闽地方言在中古时期受到权威用语多次冲击 , 但保留在现代闽语中、约占日常用语2~3%的固有词汇 , 便极大地和其他方言区拉开距离 。
秦汉之交 , 福建地区的部族联盟出现了松散的政权形态(即闽越国) 。由于汉初时期 , 闽越国趁周边地区动荡而发动叛变 , 因而被汉朝统zhi者灭国 , 并将绝大多数青壮年男性迁入江淮地区 。但在汉代至南北朝时期 , 福建地区仅设置了几个县zhi , 汉人管辖地区也仅限于县zhi周边地区 , 其他地区依旧由山林草莽中越来越多的闽越族及畲民所控制 。闽地出现人口真空 。
图4:闽越王无诸 , 其统zhi期间闽越国经历了相对安定繁荣的时代 。
福建各地人口构成出现差异化 , 始于晋末、南北朝时期 。由于北方游牧minzu南下 , 大量江东移民(以士族为主体)开始向福建千玺主要的路径有两条:一是经武夷山的破口进入建州(今南平建瓯) , 使得建州一跃成为当时福建的文化中心直至宋元时期;二是经沿海水路进入东冶(即古泉州 , 今福州、泉州及漳州北部) , 使福建沿海出现迥异于传统农耕社会的亚文化区 。读者在后续的内容就会发现 , 这波移民潮给闽语带来上古汉语的特征 , 也算是沿海和沿山闽语分化的起点 。
虽然从晋代开始 , 江东、岭南也不断接受江淮乃至中原的移民 , 且这些移民所操的语言奠定了各方言贴近古典汉语的部分 , 但由于移民的来源、时点存在差异 , 所以南方方言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至于为什么福建的方言在音韵、用词和语法上别具一格 , 就要认识到当地地形和移民人群的特殊之处 。
隋唐以后 , 福建地区迎来规模更加巨大的、跨越各阶层的移民潮 , 尤以当时的河洛地区为多 。这些移民基本奠定了闽北、闽东、闽南语的形态 。而宋代以后 , 随着当时统zhi者将北方移民迁入莆仙、邵将地区(即兴化军、邵武军的设置) , 比上述闽语亚类具有更多宋代北方口音的莆仙话、邵将话也形成了 。这些或主动或被动的移民潮令闽语保留了大量的中古汉语特征 , 且由于山峦阻隔 , 绝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定型保留至今 。
明清后大部分闽语的形态没有明显改变 。只是由于客家人的迁入 , 使得闽西南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客家化;并且受周边闽语、客家话的影响 , 闽中语也从夹缝中脱胎而出 。
像福建地区这样断续进行的人口迁入 , 在全国范围都颇为罕见 。加上地形起伏大 , 不同片区间的交流相对不密切 。很多各地、各移民潮独有的特征就被保留下来 , 彼此之间和同外界的差异也就越发明显 。
(三)特殊的社会形态
因为地形复杂 , 加上移民潮成为唐宋以后福建地区的主流人群 , 福建独特的社会形态也为方言的特殊性推波助澜 。这点我们主要谈谈宗族力量和近现代的下南洋风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