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从哪里来,历史起源是什么?( 六 )


由于地理环境阻碍以及人口流动趋势的改变 , 近代和现代汉语对闽南语影响不大 , 主要是在现代词汇输入方面 。
2、音韵体系
音系指语言(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 。闽南地区由于地理区位特殊 , 南接广粤 , 北邻吴楚 , 西面赣客 , 因此堪称现代汉语方言中音韵现象的博物馆 。
(1)声母:现代闽南语声母体系是十八音 , 在现代汉语方言之间数目中等 。中古汉语的浊声母已经全部清化 。但是闽南语有自己的独特发展 , 即鼻音声母/m/、/n/、/?/、/?/发生塞音化 , 新形成三个浊声母 。
具体来说 , 即/m→b/ , 如文明bún bíng、目眉(眉毛)ba?k bái、万物b?n bu?t;
/n→l(乙类)/ , 如男女lám l?、农奴lóng ló、难能可贵lán líng kh? kuì 。l(甲类)指原先声母即为/l/的情况 , 如力量li?k li?ng、卤料l? li?u、寽链(拉链)lu?t li?n;
/?→g/ , 如语言g? gián、尧疑(怀疑)giáu gí、五月g? g??h;
及/?→dz/ , 如字迹j? jyah、闰日j?n ji?t、柔弱jyú jyo?k等 。
(2)韵母:现代闽南语韵母极多 , 泉漳片普遍超过85个 , 其中泉州音达94个 , 各地可能有微小区别 。相比粤语广府话的56个、客家话的40多个 , 闽南语的音韵现象颇为丰富 。受古汉语影响的汉越语 , 韵母数量则更多 , 超过130个 , 因此比闽南语韵母更丰富的情况也存在;只是其已融入现代越南语体系 , 因此不纳入统计 。
闽南语韵母可分为舒声韵和促声韵两类 。其中舒声韵可再分为阴声韵(开音节)、阳声韵(鼻音韵尾)、鼻化韵;相应地 , 在促声韵也有对应的促读音节 , 分别为乙类入声韵(收?尾)、甲类入声韵(即传统汉语入声韵 , 收p/t/k尾)、丙类(鼻化)入声韵 。
现代汉语方言中 , 系统保留阳声韵和传统入声韵的来源基本都是中古汉语 , 而未受到近代汉语的影响 。在这一点 , 闽南语和粤语、客话是有共通性的 。鼻化韵曾广泛分布在闽语、老吴语中 , 这也佐证了文章开头语言学同人类学可能互有参差的观点 。
由于部分韵母管辖的字不多 , 或者是仅有拟声词、固有词 , 对应的汉字仍在考证 。读者可通过文末的链接查看具体的声韵调体系、注音拼写方案 。
(3)声调:如上一节所述 , 规范闽南语是平上去入分阴阳的 , 轻声不发达 。但实际应用中 , 需要根据调类和韵尾进行连读变调 。
上述链接同样有连读变调的说明 。
(二)词汇和语用
独特的词汇和语言现象叠加在基本语音层面上 , 导致闽南语更加艰深晦涩 。虽然当地人使用的语言充满烟火气 , 但对想掌握她的初学者 , 就要花一番功夫理解 。
1、词法和句法
构词法和句式是串联单个读音 , 形成完整句意的必要环节 。这一节涉及一定的语言学知识 , 烦请读者朋友耐心看下去 。
(1)构词:闽南语构词的重要特征是音义存古、地域性特点和文白异义 。
①音义存古是指保留古汉语的一些用词 , 这些词汇的意思已随时代变化发生改变;也可能现代汉语用得不多 , 但在闽南语仍然活跃 。例子如下 。
n.箸t?(筷子)、铺pho(床)、兄hia(哥哥)、厝chù(屋)、衫sa(衣服)、糜b?(粥)、日ji?t(太阳);
v.揾ùn(蘸点)、徛或企khi?(站)、行ki?(走)、走c?u(跑)、詈l?(骂)、搐choah(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