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接过来一看 , 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 , 火焚帝阙 , 十五天火 , 焰红宵夜” , 他心中大惊 , 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 , 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 , 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 。 万岁焚香上供 , 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 , 一齐敬奉火神君 。 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 , 满城点鞭炮、放烟火 , 好像满城大火 , 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 此外 , 通知城外百姓 , 十五晚上进城观灯 , 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 武帝听后 , 十分高兴 , 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 , 游人熙来攘往 , 热闹非常 。 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 , 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 元宵听到喊声 , 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
如此热闹了一夜 , 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 汉武帝大喜 , 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 , 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 , 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 , 这天叫做元宵节 。
元宵起源于什么时候?元宵作为食品 , 在我国由来已久 。 民间相传 , 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 。 一年的正月十五 , 楚昭王经过长江 , 见江面上有漂浮物 , 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 为此 , 楚昭王请教孔子 , 孔子说:“此浮萍果也 , 得之主复兴之兆 。 ”在元宵节吃元宵的同时 , 人们还要吃些应节食物 , 如在南北朝时期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 , 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 到了唐朝 , 郑望之在《膳夫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汴中节食 , 上元油锤 。 ”由此可见 , 唐宋时期就出现了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油锤 。
在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 。 ”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中 , 即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 。
油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呢?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 。 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 。 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 。 用银策捞出 , 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 。 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 , 炸三五沸取出 。 吃起来“其味脆美 , 不可言状” 。
唐宋时的油锤 , 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 。 油锤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 , 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 , 仅广东一省 , 便有番禺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 , 可谓唐宋食风犹存 。
唐朝的元宵节食的是面蚕 。 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说道:
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 , 煮糯为丸 , 糖为臛 , 谓之圆子盐豉 。 捻头杂肉煮汤 , 谓之盐豉汤 , 又如人日造蚕 , 皆上元节食也 。
到了宋代 , 民间就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 这种食品 , 最早叫“浮元子” , 后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到了明朝 , 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 。 其制法是用糯米细面 , 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儿 , 洒水滚成 , 如核桃大 , 这就是江南各地所称的汤圆 。
- 【真正修炼高级的天蝎座女】天蝎座优点和缺点
- 【真正有大智慧的星座】最会隐藏智慧的星座
- 【真正最厉害的三大星座】宙斯为什么守护射手座
- 智能电视会造就新的“电视购物”模式吗?
- “倒朴运动”主干将秋美爱掌管法务部,朴槿惠的灾难又要降临了?
- 男人要想减肚子,至少需要多长时间,纯锻炼的情况下?
- 【真的有人信星座吗】星座可以相信吗科学答案
- 【眼神最撩人的星座女】一个眼神就让人记住的星座女
- 张惠妹发福,张惠妹发福的照片
- 【真的有人相信星座吗】星座真的有科学道理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