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核心训练 跑步对核心的训练

跑者对于跑步的追求和目标总结起来主要是两点:一健康无伤,二有所提升,前者是基础和根本,后者是自我价值实现,两者不仅不矛盾还相辅相成 。
 
 
只有做到了健康无伤,才能保证有效提升,如果受到伤痛困扰中断跑步,自然也就无法通过系统训练实现提升 。
 
 
而当前大众跑者面临的主要痛点也是基于上述两点,一是伤痛发生率高,大众极易受到伤痛困扰,二是训练不得法,比较努力但提高比较慢,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
 

跑步时核心训练 跑步对核心的训练

文章插图
 
怎样才能解决跑者伤痛难题,充分享受跑步带来的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实现健康无伤奔跑一辈子的愿景,同时有效提升耐力,实现个人成就和高级精神追求,这对于广大跑者来说的确是不小的考验 。
 
 
要实现健康无伤和有所提升的,跑者应当首先把跑步训练的底层逻辑和底线思维想明白 。
 
 
底层逻辑和底线思维指导着跑者的行为,在任何事情上,在具备一定经验、阅历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最终能够看到本质的跑者与看不清本质的跑者,自然是不一样的跑步结果 。
 
 
一、树立无伤跑底线思维的重要性
 
 
无论是初跑者还是成熟跑者,都容易发生伤痛,说明伤痛与耐力好坏,跑龄没有必然联系,伤痛在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内部因素与外部负荷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跑步伤痛是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跑步时核心训练 跑步对核心的训练

文章插图
从上图左边我们可以得知,柔韧性差、力量不足、体重因素、跑姿问题是导致伤痛发生的自身危险因素,跑者由于不了解自身薄弱环节或者没有加强训练,从而为伤痛发生埋下导火索;
 
 
而右边的外部负荷因素归根结底与跑者跑步行为有关,比如对马拉松缺乏敬畏、急功近利、明知有伤仍然忍痛训练、攀比、跑量等等有关 。
 
 
我们说跑者应当有底线思维,其实就是说跑者要有理性的跑步观念,这些观念包括:
 
? 宁愿跑得少一点进步慢一点,也不要急于求成发生伤痛;
 
? 发生伤痛时要采取休息治疗康复等措施,待伤痛恢复后再逐步慢慢开始跑步而不要带伤坚持跑步;
 
?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 准备充分了再参加马拉松比赛;
 
? 不要攀比;
 
? 别人的成功案例永远只能参考不要效仿,而别人的伤痛教训倒是可以引以为戒 。
 
跑步时核心训练 跑步对核心的训练

文章插图
 
多年训练经验丰富的专业运动员照样发生伤痛,所以处于成长学习阶段的跑者发生伤痛也很正常不丢人,没什么可怕的,通过合理休息、治疗和康复,伤痛都可以有效解决,但跑者要学会从伤痛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
 
 
树立无伤奔跑底线思维,一切跑步行为都应该遵循无伤无痛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要 。
 
 
二、跑步训练的底层逻辑
 
 
1、能力有天花板,进步有巨大空间
 
 
很多跑者都知道,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的重要指标,加之很多跑表也提供最大摄氧量评价,所以大众跑者还是很关心这个指标的提升,因为它代表着耐力水平和耐力提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